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9日
原标题:小贷公司该不该有张“身份证”?
□通讯员 段富有 记者 杨鹏 报道 ▲2013年5月23日,来自来自山东、湖北、四川、深圳、温州等五地金融办的相关负责人在济南纵论资本市场热点。
□ 本报记者 杨鹏
本报通讯员 张燕 陈磊
在日前举办的第七期地方政府金融干部资本市场专题研讨班上,来自山东、湖北、四川、深圳、温州等五地金融办的相关负责人齐聚泉城济南,围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场外市场建设等议题展开对话。
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十八般兵器”谁管用就用谁
话题背景:目前,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在我国占较大比重,而以发行股票或债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占比较小。这种融资结构一方面难以支持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使金融风险过于集中到银行系统。《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15%以上。
山东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按央行的统计口径,我们的直接融资规模占比已经达到了14%。如何进一步提高这个比例?一是靠传统的股票市场,通过IPO和再融资募得资金。二是靠发债,包括企业债、公司债、私募债等各种方式。三是银行间票据市场,包括中期票据、集合票据等。四是保险,保险资金有使用期限长、融资成本低的优势。一般可以用5年—10年,有的能达到15年、20年。这部分资金以往我们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今后可以加大力度。五是通过创投、私募等形式股权融资。这五个方面,不能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十八般兵器,谁管用我们就用谁。
四川省金融办副主任张少鹿:我再补充一点,就是并购重组。一些上市龙头企业,它们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还有拟上市企业,发展很好,具备上市条件,但上市程序等待时间较长。我们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并购的方式来,解决那些关联企业、拟上市企业融通资金的问题。
温州市金融办副主任顾威:温州直接融资比例偏少,一个重要原因是温州的上市企业偏少。我们也在检讨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后来发现这与温州企业的观念、体制和基础有很大的关系。温州不少企业是家族企业,财务不规范、不透明。如此一来,不管外部资本市场多么完善,都无法为这样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大力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温州金融工作的重点。
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力度
给小贷公司一个“身份证”
话题背景: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发布的《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披露,超过62%的小微企业目前没有任何形式的借款,余下38%有借款的企业中,又有超过80%的企业最近一年内只有一两次借款经历。其中有31.8%的小微企业主选择向亲友借款,所借款项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与短期应付款。
山东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现在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制度设计有三个突出问题。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