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滨海新区上半年GDP增26% 创十年之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7日

  当全国经济数据半年报“出炉”之际,GDP同比增长11.1%的数据,令经济增速回落的判断基本坐实。

  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发动机的天津滨海新区,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上半年,滨海新区GDP增幅接近26%,创近十年最好水平。”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表示。

  这样亮丽的数据背后,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8%的狂飙突进,而这也不过是总规模达1.5万亿的固定投资“十大战役”的首个章节而已。

  与此同时,以节能环保和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在滨海新区日渐崛起,据说这些产业占整个GDP的比重已达到13%。这样的转变,对于滨海新区这一个以制造业起家、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国家级新区而言,转变的意义自不待言。

  “滨海新区新的三年实施计划也在制定当中,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相配合,其中发展新兴支柱产业的内容肯定会涉及到。”滨海新区区政府相关人士表示。

  26%与1.5万亿

  这是一份令很多人出乎意料的答卷。

  在近期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透露了该区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据他介绍,今年上半年天津滨海新区GDP增长的初步统计达26%左右。

  “去年是23.5%,今年接近26%,这样的速度与新区所承担的国家定位是相符合的。”宗国英称。

  2006年,国务院20号文明确了滨海新区“国家级新区”的定位,自此滨海新区被视作是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引领中国区域发展的第三“增长极”。而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也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度。

  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长,则创出滨海新区近十年最好水平。

  与国内其他区域保持经济发展的路径相似,固定资产投资在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上半年,我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7.8%。”宗国英透露。

  去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滨海新区启动了所谓的“十大战役”的建设。据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配套发展计划,涵盖了区域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总投资规模达1.5万亿。

  重大项目方面,据滨海新区区政府相关人士介绍,2010年滨海新区计划重点抓550个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1000亿元,争取年内完成投资3500亿元。

  “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年内要确保280个项目竣工投产,200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00个,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0个,储备项目达到500个。”上述人士表示。

  而在不久前举行的滨海新区区委工作会议暨滨海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天津市委副书记、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何立峰强调两个“一刻也不能放松”,即“基础设施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招商引资一刻也不能放松”。

  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过大的质疑,滨海新区相关人士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在宗国英看来,滨海新区总面积达2270平方公里,有4个新加坡大,3个香港的面积,2个浦东的面积,1倍多的深圳面积,它在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我们这么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跟新区面积大有直接关系的。”

  “尤其现在还处在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初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很大,这个因素在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宗国英表示。

  不过,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平衡毕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这从地方政府的政策表述的转向,亦可一窥究竟。

  近期,在不同的场合,作为滨海新区的“一把手”,何立峰数次强调,在推进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还要善于“算大账、动态账、成本账、效益账、平衡账”。

  而在不久前召开的滨海新区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他亦表示,要以“十大战役”为载体,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快围海造陆、土地整理、标准厂房、生活区配套等建设,“充分发挥好‘启动器’作用,并迅速转化为‘吸附器’”。

  除了固定资产投资之外,消费和出口两项数据也表现抢眼,其中消费增长了28.9%,外贸增长了32%。

  转型绿色产业

  在近期的一系列会议上,“绿色”已成为滨海新区负责人口中的高频词。

  “滨海新区现在是落实绿色滨海的政策,所有的产业必须是高端的。”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表示。据他介绍,目前进入滨海新区的所有的新产业,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实行一票否决制,涉及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一律不允许进入,“无论投资有多大”。

  这样的产业定位,其实是源自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

  在履职天津出任这个直辖市的“一把手”之后,张就针对天津产业结构滞后的现状提出了发展“三高化”产业的思路,即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新方向。

  而向绿色产业靠拢,则成为今年来滨海新区产业的新焦点。这也同国家宏观层面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有关。

  而据宗国英介绍,目前滨海新区以节能环保和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发展很快,占GDP的比重已达到13%,“‘十二五’末将达到20%以上”。

  滨海新区据此制定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计划,并将重点产业设定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海洋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以生物医药为例,近期一个名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产业园区在滨海新区正式设立,这个产业园由天津市同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几家共建。产业园位于滨海高新区内,规划面积达到了10平方公里。其目标就是要在滨海新区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地,以推动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目前,已有国内7家大型企业签约,总投资额能达将近30亿元,未来预计总产出有70个亿左右。”滨海新区区政府相关人士介绍。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滨海新区也加大了传统产业改造的力度。

  石化、冶金与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产业,一直是滨海新区近年来倾力打造的核心支柱产业。因此,推动大规模的传统产业改造,也就从这几个产业开始。

  在石化行业,滨海新区强调拉长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下游产业链,冶金行业则围绕节能降耗和延长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对于装备制造业则从做足存量提升和增量优化入手。

  “重点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和资金扶持力度,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宗国英称。

  此外,滨海新区还设立了绿色产业发展基金,资助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企业。同时,针对企业需要量身提供金融服务产品,滨海新区相关部门在授信额度、外汇管理、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优先支持。

  除了为绿色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之外,滨海新区还在交易市场以及合作平台等层面,助力相关产业的发展。

  年内,中国首家排放权交易体系――天津能效交易市场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启动并完成首批交易,“碳金融”正式启动试点运作;此后,欧盟滨海产业共生项目也开始运作,这一国际技术合作平台,其合作的主打项目就是低碳经济技术。

  而在滨海新区的规划中,将力争用3-5年时间建设成“高端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领航区、新型服务消费热点区、绿色经济引领区、和谐社会示范区和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