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8日
为了提升城市品位,龙南加大公园建设力度。图为正在建设中的东湖新区湿地公园效果图
日益崛起的产业新城,阐述着产业发展的新理念;
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洋溢着城市升级的新魅力。
在龙南,一项新的探索正在实施,一场新的变革悄然发生,一条“产城互动”的新路子徐徐铺开。
“产业强则城市强,城市兴则产业兴。产业是城市兴旺的动力,城市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只有‘产城互动’,才能实现产业与城市共赢,只有产城融合,才能实现百姓的‘城市梦想’!”龙南县委书记谢宝河说。
理想:打造产业新城 企业争相“抢滩”
2013年,龙南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此时,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全面加快推进,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产业新城正在火热建设中。在建的深商(龙南)产业园便是“产城互动”的生动实例。
“这个产业园和以往的工业园不一样。”龙南县商务局局长赖子安介绍说,“深商(龙南)产业园的目标是近期建园、远期建城,生产服务、商贸流通、生活配套与城市新区统筹开发建设,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招商、高层次服务,建设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
实施“产城互动”的深商(龙南)产业园,总规划建设面积8300亩,其中,规划15%的产业配套用地,用于完善园区居住、商务、休闲、娱乐等配套功能,致力把工业园区建成城市新区。
新模式源于新理念。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龙南县以来,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深入调研,潜心思考。如何顺应社会发展新规律,实现产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龙南决策者认为,龙南已具备优良的产业基础,已进入工业化阶段,而城市化要与之协调并进,一定要由“产城分离”向“产城互动”转变,以产促城,以城带产,即城市发展要通过产业来带动,产业发展则要以良好的配套功能作为支撑。
在这种思路引领下,龙南发展有了新的方向。承载着“产城互动”、转型升级的希望,龙南着力走好产业园区这步棋。目前,龙南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园、富康再生资源产业园、深商产业园、龙腾电子科技园等八大特色产业园,总面积9.31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亿元,基础设施投入10多亿元。
“建设功能配套的产业园区,才能吸引高管人员和农民就业,从而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产业提速增效。”实施“产城互动”战略后,龙南的干部对园区有了新的认识。
新型园区的建设,吸引了诸多企业“抢滩”龙南,目前就有5家企业相中了深商(龙南)产业园。
妙想:积极引农进城 农民力变“市民”
当前,引农进城成为龙南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市是产业的支撑。今年,我县被授予第一批省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我们将承接地建设与城市化相结合,致力实现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双承接。但城市化不能无序地扩张,否则,强拉农民进城,而农民却居无定所,没有相应的待遇,那也是一座‘空城’。引农进城要保障农民进城后有就业、有住所、有待遇、有尊严,才能真正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谢宝河说出他的观点。
由此,龙南一一破解难题,积极引农进城。
龙南规定,凡在龙南工业园区务工的农民,其子女无条件就近入学,免收择校费用。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建设幼儿园、学校、体育场所等配套设施,方便农民工生活。
住房是农民工最关注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农民进城务工,买不起市场上的商品房,没有固定的住房,就融入不了城市。于是,除了建好产业园区,完善配套功能外,龙南出台了引农进城的优惠政策,重点规划建设了1700多套“金塘花苑”农民公寓房,大大低于市场的价格,鼓励农民买房。
有人这样算了一笔账:1700套房可解决6000名农民住房问题,而6000人当中至少有2500名劳动力,这些劳动力进厂务工后创造的价值不可小窥。据测算,如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均年产值可达10万元,在普通企业人均年产值可达100万元,若在高新企业创造的年产值则更高。且农民进城后又可带动二三产业发展,拉动消费,激发城市活力,“城市病”迎刃而解。
还可算另一笔账:以人均年产值10万元打比方,2500人可创造企业年产值2.5亿元,假设以4%的税收来算,可产生8000万元年税收。那么,若把100亩土地给开发商仅一次性获1亿元。
除了“金塘花苑”,龙南还新建新市民公寓1000套,规划明年再建1500套农民公寓房,可吸引4500多户农民向城市进军。这个项目的实施还与深山移民搬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相结合,得到了省扶贫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农民工在城里扎下根,也就意味着企业有了稳定的员工,企业继而做大做强。今年,龙南新能锆业、新晶钛业、怡高马达、五矿东林等10多家企业共追加投资超10亿元。
龙南一招引农进城,实现了“产城互动”的真正意义。
梦想:彰显宜居宜业 提升幸福指数
城市本是一块寸土寸金的地方,但在龙南,随处可见绿地、公园、休闲场所。龙南在“产城互动”中不惜大手笔绘就服务配套设施,彰显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宗旨。
按照“市政设施——配套设施——商品房开发”的建设时序,龙南重视城市道路、公厕、停车场、供水、休闲场所等设施的全面配套和细节考虑,并立足龙南县城“三江六岸”的自然禀赋,显山露水,彰显生态特色,大力建设东湖新区、金鸡寨公园等,着力构建生态景观,还实施城市街道“一街一品”精品绿化工程,新增公园绿化面积45公顷,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6.5%、40.6%。
龙南不仅建“城”,还建“市”,通过规划建设各种市场集聚人气和财气,形成新的商业圈、文化圈、生活圈,推动城市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如今,龙南文化艺术中心将年内建成,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城项目已立项,商贸物流中心、汽配汽贸中心、职教(体育)中心、娱乐中心、工业园邻里中心正在规划建设,还有公立幼儿园、公立医院等教育医疗卫生机构日益完善,让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产城互动”无形之中推进了城乡统筹。吸引部分农民进城后,针对剩下有农业产业的农民,龙南则实施“集镇提升”工程,做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饮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圩镇和中心村,促进城乡一体化。目前,龙南城区建成面积15.1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5.4万人,城市化率达48%。
说起龙南的变化,群众深有感慨:“在农村的发展农业,增收致富;在城里的买了房子,周边还有学校、医院、商铺、公园,工作和生活都很舒心!”
在龙南,高端的产业园区和热闹的城市新区相互融合,老百姓同时实现了进厂和进城的愿望,城市梦近在眼前,幸福感日益提升。“产城互动”促进龙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正在释放,一个赣南次中心城市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