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西安担保行业或将迎来洗牌时代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0日

    核心提示: 近期,随着几家担保公司因资金链断裂人去楼空和监管部门把担保公司作为打击非法集资的重点领域,西安担保行业再次引起了市民的关注。

    原标题:何去何从 西安担保行业直面挑战

    连续几家担保公司人去楼空,到底是行业风险集中爆发还是仅仅是个案?监管部门重新规范经营范围,是否会引发行业转型?近期,随着几家担保公司因资金链断裂人去楼空和监管部门把担保公司作为打击非法集资的重点领域,西安担保行业再次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担保业内人士。

    或将迎来洗牌时代

    “西安目前担保公司的数量太多了,其实有100多家有实力的担保公司也就足够了”,陕西金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赵战国表示,西安目前虽然有400多家担保公司,但很多公司在经营和管理方面并不具备应有的实力,这也是担保业风险高发的原因之一。

    曾在银行和河南担保行业从业多年的陕西聚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融经济师常振军告诉记者,按照担保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初期要经历一段时间的粗放发展期;期间,经营者理念不一与客观金融经济规律相悖的事实是存在的,但通过监管引导以及投资者观念的理性转变,行业自然就会进入市场净化过程,洗牌是在所难免的,公司数量和质量就会逐渐接近于市场需求,规范化是必然的趋势。

    记者也了解到,河南省担保公司数量在2010年底达到顶峰,达1640家,约占当时全国担保公司数量的四分之一。而经过两年的洗牌,到了2012年7月,担保公司数量已经下降到了839家,几乎一半出局。

    在采访过程中,多家担保公司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对于诚信经营的担保公司来说,此次对担保公司经营范围的明确以及对某些害群之马的清理,将会成为西安担保行业发展转型的一个机遇。

    行业自律亟待建立

    除了监管的强制规范以外,行业自律对一个全新行业的发展也不可或缺,多家担保公司经营者都向记者表示,期待西安担保行业协会尽早成立。

    “目前很多担保公司的经营者并不具备从业经验,如果有行业协会,大到民间借贷利率的高低、执业资格的认定,小到合同的格式、业务的流程,都会有标准可循,从而降低行业经营风险”赵战国表示。

    记者了解到,其实从去年开始,多家担保公司就已开始酝酿成立行业协会进行自律,但因为一直找不到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作为挂靠单位,最终只好不了了之。近期,北京等地对行业协会出台的不需找主管单位挂靠即可直接登记的新政策,也让不少西安担保公司看到了新的希望,组织行业协会的呼声再次高涨。

    除了行业协会外,由一家或几家有实力的担保公司牵头,其他担保公司加入的担保联盟形式也是目前西安担保业行业自律的一大创新,记者了解到,目前,由银生担保和金沙投资管理分别牵头的担保联盟均已成立,这不仅能实现部分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还能通过风险互担,增大风险防范能力,不失为有效的尝试。

    强化自身风控是根本

    “作为民间借贷的中介者和担保者,如何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才是最根本的”,常振军表示,目前爆发出来的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的事件只是个案,除了个别经营理念偏差、对行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和缺乏行业风控管理经验和意识、蓄意以高息吸引投资者的诈骗行为以外,担保公司自身没有实体企业支撑也是有可能形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严格以项目为限制,是经营民间借贷的担保公司实现风控的根本前提”,陕西八马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辉表示,和有的担保公司多方寻找投资者不同,八马担保都是严格按照项目期限和资金需求来进行一一对应,投资者找上门来而项目借款已无法办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在赵战国看来,要做一个合格的担保行业从业人员,相比于金融知识来说,有无实体企业运作经验显得更为重要,“现在某些担保公司的老板进入担保行业是跟风而来,因为没有实体企业经营经验,根本不具备对项目风险的审查能力,对项目投资期限、盈利模式等也缺乏清晰认识,这样的公司迟早会出问题”。

    记者 谢小强

分享:

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