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5日
最早的网上银行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这个时候,互联网和其他数据网络的高速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球性的商务革命和经营革命。电子商务成为了引领全球的新趋势。由于每笔电子交易都要经过资金的支付和结算才能完成,作为资金流的载体——银行支付工具的创新至关重要,网上支付服务也因此蓬勃发展起来。
《金融e时代: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变局 》 作 者:万建华 中信出版社
网上支付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网上银行服务的发展。网上银行不仅为电子商务的参与者提供网上支付服务,还为银行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网上银行迅速成为商业银行新的竞争手段。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给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大好机会。银行因此需要建立银行产品内容和销售渠道的概念,开发新市场,争夺新用户,以使银行能够获得新的收入源,能对市场做出更迅速的反应,降低成本。
按照出现的时序,对于网上银行实际上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我们指传统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的原有家庭银行业务和企业银行业务(如查询、汇款、转账、支付等),这种网上银行事实上是互联网渠道对传统银行网点渠道的补充。第二种,我们指完全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的虚拟银行。由于彻底脱离了实体网点,这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网上银行”。我们下面在介绍美国第一联合国家银行(First Union National Bank,后来又改名为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时会详细谈到。
与此同时,电话银行、呼叫中心、移动银行等其他形式的虚拟银行服务也蓬勃发展,依赖于网点的传统银行业务开始转向更多渠道、更多载体,银行的竞争力也不再以分行数量、网点数量和人员数量来衡量,信息化能力、智能化能力和虚拟化的程度成为了决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新指标。
应该指出的是,到了这个阶段,信息技术的作用已不仅是单纯的处理业务交易,而更多地表现为信息技术对传统银行的改造。在之前的阶段,商业银行信息技术的实施并不重视银行内部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而只重视交易处理和输入输出格式。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商界“企业再造”潮流的涌动,用信息技术改造银行业务流程快速兴起。银行的技术部门不再对行内技术演进大包大揽,越来越多的咨询服务商、集成服务厂商和通信厂商加入
到银行信息技术更新的队伍中来,目标只有一个——借助技术优势从根本上改进银行的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
案例:SFNB——真正的网上银行
1994年4月,美国的三家银行联合创建了美国第一联合国家银行,也称为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美国证券第一银行。它是得到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批准的第一家全交易型的网上银行。
SFNB是一家纯网络银行,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脱离具有物理介质的传统实体银行模式,完全依赖互联网进行运营。客户不受物理空间及时间限制,只要能登录其网站并拥有其网络账号便能享受其便捷、高质量的服务。比如,用户只需要键入其网址,屏幕上就显示出类似普通银行营业大厅的画面,其上有“开户”、“个人财务”、“咨询”、“行长”等菜单形式呈现的虚拟柜台,甚至还有保安。开户时,客户只需要在该行网页屏幕上填写一张电子开户表,键入自己的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和开户金额等信息并提交,后台系统就会通过互联网自动获取到相关数据。几天后,客户就可收到该电子银行寄来的银行卡,用这张卡就可以进行网上交易。
1995年10月,SFNB在网络上正式开业。开业后的短短几个月内,就有近千万人上网浏览,申请业务办理,给金融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种虚拟银行无须设立分支机构就能将银行业务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各地,大大减少了银行的管理费用,后来其他银行纷纷跟进仿效。随后这股风潮风靡全世界,网上银行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1996年年初,SFNB在网上正式开展金融业务,用户可以采用电子方式开出支票和支付账单,可以上网了解当前货币汇率和升值信息。由于该银行提供的是一种联机服务,因此用户的账户始终是平衡的。
SFNB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电子金融服务,不仅提供传统银行的所有业务,还不断推出新形势下方便客户的网络金融产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SFNB代表着网络银行一种全方位的发展模式。1998年1月,SFNB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一种叫作WEB INVISION(环球网)的服务。这是一种建立在美国第一联合国家银行PC INVISION(一种网络服务程序)之上的金融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访问自己最新的账目信息情况,获取最近的商业报告或者通过直接拨号实时访问资金状况和投资进展情况,而不需要在用户端安装特殊的软件。WEBINVISION系统主要是面向小企业家和财会人员设计的。这些人可以利用WEB INVISION系统了解公司资金的最新情况,还可以利用它使用电子邮件和SFNB联系,访问全国或者地区性的各种经济状况和相关数据。除此之外,SFNB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等渠道接受客户请求,提供便捷、优惠、安全的服务。SFNB经营中处处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一系列优惠、方便的服务,其业务涵盖了电子账单支付、利息支票业务、基本储蓄业务、ATM、CDS(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信用卡、回报性项目等。
作为最早的网络银行,SFNB始终重视系统的安全问题。通过惠普、五步公司(Five Paces)及安全解决方案开发公司(Secure Ware)等强大的技术支持,SFNB为客户提供多层次、军事级的安全网络系统,并获得美国存款机构监管办公室颁发的开业证书。此外,SFNB还获得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存款保险,它向客户承诺:对于未经授权的资金转移、银行出错或安全性破坏,将提供100%的补偿。
SFNB在1995~1998年间,充分发挥网络银行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吸引客户达到1万多名,其股票上市第一天就翻了一番,几个月内拥有6 000多万美元的存款,截至1999年存款额就达4亿美元。但后来由于经营上的问题,公司一直未显著赢利。
1998年10月,在成功经营了5年之后,SFNB被拥有1 860亿美元资产的加拿大皇家银行金融集团以2 000万美元并购为其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被收购后,SFNB实现转型,为加拿大皇家银行这一传统银行的客户提供网络银行服务。
SFNB最终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某种程度上推翻了比尔?盖茨20世纪90年代关于传统银行在信息时代将像恐龙一样逐渐衰亡的预言。但事实上,我们也注意到,一方面,包括SFNB在内的纯粹互联网银行至今还没有一家真正实现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成长和扩张;另一方面,传统银行业采用网上银行服务系统后已经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通过与传统线下服务相结合,它们已经获得了更强的生机和活力。
50年前的一天,为了向远方的亲友汇一笔款,人们可能需要小心翼翼地怀揣一小叠纸币,千辛万苦爬过山头,在储蓄所网点排队排上许久,顶着嘈杂的噪音向银行柜员口述着收款人的姓名和地址,然后在漫长的时日里等待收款人的来信。
而50年后的今天,我们悠闲地坐在家中的沙发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在iPad的网银客户端上输入几个简单的汇款要素,点下“提交”,几秒钟后,银行的确认短信就到了你的手机上:“对方已收到款项。”
借助信息技术的演进,一个不一样的金融时代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光速30年
国内金融行业的电子化起步较晚,但追赶的路径却很清晰,其过程和脉络与全球金融电子化的主要阶段基本一致。对于国内金融电子化建设的起点说法不一,在此我仅做脉络梳理,不做定义。
同发达国家一样,国内金融电子化的历程也是从引入电子计算机开始的。最早用于我国银行体系的计算机于半个世纪前从苏联引进。一开始,这种电磁式分析用计算机被大量用于支持银行的单项业务处理,比如集中核对联行业务等。但逐渐地,处理速度相对较慢、功能单一、操作烦琐等弊端使其无法继续适应银行业务大发展的需要。到了1974年,服役超过15年的苏式计算机被从法国引进的61/60小型计算机所取代。
61/60小型计算机是在1974年于北京举办的法国技术展览会上进入国内银行家视野的。经过充分的调查和测试,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专家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有关领导推荐了这种机型,认为它的性能和功能可以满足当时国内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后经国家计划委员会等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购买了展览会上的60/61电子计算机。和今天动辄兆亿次运算级别的大型机器相比,当时这种机型的运行内存小得可怜,仅为10K,速度也只为每秒钟5万次,但已经能满足当时的业务处理需要。尤其是它配有的卡片读入器,每分钟可读入300张。
资料显示,法国60/61电子计算机完成一个工作日的10万笔联行业务,所需输入卡片的时间仅为111分钟,与早期的苏式电磁分析计算机相比,时间缩短到1/20;所需分类时间为60~70分钟,时间也缩短到1/20。这意味着,只需要2名人员操作一台法国60/61电子计算机就可以完成6台分类机、6台制表机和4台总计穿孔机的全部工作量。这使全国联行业务核算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电子计算机的引进和普及为新中国的银行体系培育了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为银行电子化建设进入工程化探索奠定了基础。
时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金融电子化开始发力。当时,发达国家金融行业的电子化建设已经遥遥领先。面对巨大的发展落差,我国金融业迎头追赶。1975年年末,在北京、上海等地同时启动了“全国大中城市银行核算网试验工程”。虽然实施过程中不断呈现的技术问题使该试验工程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但一大批金融电子化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宝贵的实战锤炼涌现了出来。
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改革开放时代,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伴随商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异地结算业务也在迅速增长。在全国联行业务急剧扩张的势头面前,从法国引进的61/60计算机的性能瓶颈又开始掣肘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决定从日本引进日立公司的M150系列机,并自主开发了一套联行业务处理系统,于1980年投入运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又一批M150机和若干台L320小型机被引进,部署于对公和储蓄两大业务系统。M150系统可以说是我国银行在当时应用最成功的金融电子化系统工程。在M150上,各个银行的不同业务部门开展了对公业务、储蓄业务、联行对账和外汇业务、信息管理等工程的试点工作。由于组织得力,采用了工程化的开发方法,并参考借鉴了发达国家金融电子化的成功经验和已有成果,试点工作在各个业务部门都取得了成功。这一工程为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基本设定了我国金融电子化对公和储蓄两大业务的功能范围与需求。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信息化建设成了金融机构的重要竞争手段,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被投入于金融电子化工作。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在1985~1992年,中国建设银行开始推进柜台业务电算化。在各营业网点初步实现了计算机操作,其主要目的是将营业人员从繁杂的手工记账中解放出来,以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竞争力。这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规范,各金融机构多从自身的需求出发,这给后期我国金融电子化的网络化和标准化留下了一定的障碍。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已经得到了重新认识,金融电子化被列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建设项目,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将金融电子化项目列入我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金融电子化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支持。“八五”期间全国金融系统投入的电子化资金甚至超过了100亿元。各金融机构都投入巨额资金发展自己的电子化。在这个阶段,全国金融机构的电子系统开始表现出相对清晰并且一致的发展逻辑:从下到上分级建设,整合分支机构独立、分散的业务系统,实现大范围的“总对总”。简单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总分互联”(金融机构区域间的系统互联)和“行行互联”(跨主体的系统互联)。
为后续事业形成良好铺垫的是,管理和领导更加科学化和具有前瞻性。为了加强对金融电子化事业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还成立了专门管理和领导我国金融电子化事业的机构——科技司以及随后设立的支付结算司,并做了大量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提高了金融电子化管理和决策部门的技术素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战略设想,加强了对金融电子化的理论研究,为金融电子化向网络化发展,进而实现全面电子化创造了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跨部门的协作效应出现。“八五”期间,原电子部协同银行、邮电等有关部委,推出了“金卡工程”等一些“金”字工程,以加速金融电子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这些全国化、系统化的电子金融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全国的金融环境。而在此期间应运而生的中国银联,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中国银联
中国银联是见证国内金融行业和信息技术产业融合演进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它在很短时间内的迅速崛起,不失为中国金融电子化进程中最生动的一个注脚。
事起突然。2001年4月,我在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的任上,受命组建意在实现银行卡全国范围内联网通用的组织,即中国银联。
当时的情况是,分散在18个城市的银行卡中心,虽然实现了所在城市内的银行卡跨行使用,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一是联网通用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而金卡中心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它不可能最有效率地利用资源并通过商业模式实现良性循环;二是各地银行卡中心独立运作,互不联通,各商业银行自行发卡,互不受理,使得全国范围内的联网通用困难重重;三是各家银行在发展受理商户时无序竞争,对大商户一哄而上,互不相让,以致有些大商户的柜台上重复布放的机具多达5~8台,而许多中小商户却无人问津,银行卡全国受理网络难以形成。因此金卡工程在后期进展缓慢,有关各方面参与热情都不高。
而从我国社会实际需要看,实现全国范围的银行卡联网通用已经迫在眉睫。放眼国际支付领域,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实现了信用卡跨国使用,维萨、万事达、运通等国际信用卡公司已经铺设了全球受理网络。进入21世纪,经济和消费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正是它们积极期待开发的下一个目标。
因此,在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征询我意见的那一刻,我已欣然领命。我脑中闪过两个念想。一方面,联网通用的命题本身就是代表未来社会信息化发展大方向的事,以金融和IT的联姻来大幅降低社会成本,这个事情完全可以做成,而且可以做得好;另一方面,要做成这样的事情必须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局限,尽可能以商业化原则调动社会资源来满足巨大的成本投入。
我的想法非常明确,唯有公司化方能摆脱现有机制的束缚,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运作出生命和活力。
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银联开始了它的追赶。
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联网通用,使国内的银行卡实现跨行、跨地区的无障碍使用。因此,在2002年3月的中国银联成立大会上,我们就明确提出要早日实现银行卡“一卡在手,走遍神州”,这也是我们的方向和目标。
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当务之急是和商业银行的系统实现对接。针对当时交易系统处理能力弱、成功率低的情况,银联立项仅仅两年,就在2004年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代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实现了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集中处理。跨行交易成功率由银联成立以前不到50%连续提到90%以上,对推动银行卡全国联网通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现联网通用后,接下来要解决银行受理商户不多的问题。当时全国受理银行卡的商家只有15万户,机具20多万台,银行卡年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仅为2%。为此,2002年年底,银联设立了专司发展受理商户的银联商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一道,加大力度发展商户和布放POS机具。10年下来,如今全国受理商户已达400多万户,POS机具过千万台。银行卡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已接近50%,赶上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2004年,我们提出创建银行卡自主品牌的战略主张。自此,银联开始从专事联网通用向品牌创建和运营发展。品牌化后来贯穿了中国银联后续的发展,我们建立并推广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银联自主标准体系,覆盖银行卡业务、技术、风险等方面,改变了银联成立以前国内各银行采用跨国公司标准或自定标准的状况。
也是在这一年,我们又意识到银行卡品牌的成长潜力和受理网络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国际化的战略主张。第一步以港澳为突破口,第二步夯实亚太市场,第三步锲入欧美市场,最终将银联受理网络延伸到全球,基本覆盖中国人经常到访的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借记卡受理网络和全球重要的信用卡受理网络、ATM受理网络。如今,我们在当时提出的“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的公司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到我离开银联,也就是2007年的时候,银联的发展已经小有成绩——2007年,中国银联在境内实现银行卡跨行交易3.22万亿元,是2002年银联刚成立时的几十倍。银联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平均每天处理的交易达到1 400多万笔,金额超过100亿元。全年新增发行银联标准卡3亿张,在2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受理。而这一切,仅仅是在银联成立后最初的5年时间里实现的。
银联的发展历程和斐然成绩,大大超越了最初设立时的目标构想,不但完成了联网通用的历史使命,也成就了一个在真正意义上国际化的中国品牌,更推动了中国金融业向电子化、网络化迈进了一大步。今天,一些高校已经把银联的成长当作一个成功案例写进工商管理课程的教材。若干年后,当电子货币成为流通领域的主要角色,谁也不会忽略中国银联在推动中国金融电子化道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足迹。
目前银联卡的交易规模,已先后超越了日本JCB(吉士美卡)、美国运通等国际知名支付品牌,位居全球第三。银联品牌,不仅让银联员工感到自豪,也让中国支付业感到自豪。
今天,电子化让全国金融系统形成一张层次分明、秩序清晰的电子生命网络。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成形。自我国全面实现金融电子化以来,中央银行和各级金融机构花费巨大人力、财力分头建设不同层级的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牵头投资建立了旨在运营全国电子联行业务的金融卫星通信骨干网,并组织几大商业银行与原邮电部共同投资组建中元金融数据通信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金融地面骨干网建设。而商业银行则投入力量,建设各行内部的局域网和内联网。这些工作,为国内的金融系统造就了一套从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完整循环系统。
另一方面,作为我国金融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央银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为各银行和货币市场提供公共支付清算服务,是我国金融系统中不折不扣的“大动脉”和“主干道”。现代化支付系统自1996年立项施工,2002年10月8日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成功投产试运行,又经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建成了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及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等7个系统在内的完整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为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平台。
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企业的各级业务系统在不同层级上实现挂靠和连接,委托结算。庞大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在这张庞大的电子网络上实现流动。
新的电子金融生态,正在悄然形成。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