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我市县县通天然气路有多远?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9日


 5月8日,工人在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东段干线项目兴国县茶园乡茶园隧道建设工地施工。西气东输三线赣州段总投资约20亿元,途经兴国县、于都县、瑞金市,线路长度157.2公里。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市提供又一重要气源保障,让群众用上更加经济实惠的天然气。目前,该工程赣州境内各标段建设稳步推进,预计2014年底建成投产。记者吴悦 摄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安全、清洁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近日,笔者采访了解到,赣州市中心城区天然气用户已突破13万户。我市中心城区居民用气是否顺畅?我市离2015年县县通天然气的目标有多远?实现2015年县县通天然气还存在哪些瓶颈?日前,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市区天然气用户突破13万户

    家住赣州市中心城区某小区的李女士用上了清洁、环保的天然气。近日,谈起李女士家中的“柴”事,她感慨道:“以前我家烧煤球,烟尘大,每次生火后手都是黑的。后来,我用上了瓶装液化气,做饭更方便了,但就怕中途‘断气’。”现在用上天然气后,李女士再没有做饭中途“断气”的担忧了,根据我市现行民用天然气价格,她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她一家3口人1个月用了10立方米的天然气,民用天然气每立方米3.3元,一共花费了33元。

    这只是赣州管道天然气使用的一个缩影,据赣州深燃天然气有限公司统计,截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天然气的用户有13万多户。近两年来,我市每年新增1.5万户居民开通天然气。

    笔者从赣州深燃天然气有限公司了解到,我市从2005年开始使用天然气,现在的天然气来源主要是西气东输,截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的天然气管网建设已实现市政主干管全覆盖,现在我市中心城区居民户均月用气量为10立方米,我市天然气日均供应量为10万多立方米,高峰时段13万多立方米。

    汽车也“喝”天然气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还被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据赣州深燃天然气有限公司供气部部长李新宇介绍,截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已注册使用天然气的车辆有939辆,其中包括出租车、公交车、教练车等。“出租车烧天然气,经济、环保。”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说起他“油改气”的原因。据了解,目前,我市车用燃气价格是4.35元每立方米,1立方米天然气可行驶20公里至30公里,一般情况下出租车加满气后可行驶250公里至270公里。张师傅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烧汽油是0.65元每公里,现在烧天然气大概是0.32元每公里,我一天要跑400公里到450公里,一天就能省下132元到148.5元。但我一天要加2次到3次气。”

    县县通天然气路在何方

    《若干意见》中提出支持建设赣州天然气及成品油仓储基地,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大力推进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支持赣州、吉安、抚州中心城区压缩天然气加气母站建设,争取实现我市2015年县县用上天然气。

    据统计,我市目前仅有南康、瑞金、赣县、兴国、信丰、安远、定南、于都等县(市)和赣州市中心城区开通了管道天然气,已正式运行的有7个县(市、区),大余县、龙南县、全南县正在筹建开通管道天然气,预计上犹县今年能通上天然气,崇义县、石城县、寻乌县、会昌县、宁都县的天然气开通建设项目正在操作接洽当中。

    赣州深燃天然气有限公司发展部副部长温慧华说:“要实现2015年县县通气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有的县相对比较边远,管道天然气的管网建设投资大。另外就是部分居民对天然气的认知程度和对使用清洁能源的意识不够。我市工业企业的天然气改造是天然气推广的短板。”

    据了解,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途经我市兴国县、于都县、瑞金市,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建成后,将为我市提供又一重要气源保障,进一步扩大我市管网覆盖面。

    而要实现我市2015年县县通气的目标,还需多方努力。市燃气行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说,在县里推广使用天然气情况如何,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对使用清洁能源的重视程度。对于相对边远的县除了铺设天然气管道,还可利用车辆运输压缩天然气使用液化天然气。

    温慧华认为,要实现县县通气并不一定要通过管道运输天然气,还可利用车辆运输压缩天然气,或在有条件的县市建设天然气母站,以减少天然气使用成本。我市应在招商引资的源头上对新引进的企业宣传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环保部门对准入企业把好环保关,各方共同支持、倡导推广使用天然气,使赣州的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打造和谐秀美的绿色赣州。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刘水莲 王烨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