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证券 >> 正文内容

战略性新兴产业七领域圈定 软件股领跑

来源:新快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8日

  尽管近期大盘受各种利空困扰,一直处于缩量探底,但本月接连出台的新兴产业新政,包括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软件业等"三剑齐发",使新兴产业板块提前发动。本报前期连续追踪的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材料板块炒作尚未尘埃落定,以莱茵生物(002166)、黑牛食品(002387)为首的生物产业、以新世纪(002280)、中国软件(600536)为龙头的软件股已纷纷崛起,带动整个新兴产业相关概念板块并大面积扩散至创业板、中小板。

  "新七领域"圈定

  据有关部委最新消息称,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定为7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与年初版本相比,从原来的9个领域缩小为7个领域,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替换了"新医药";将"生物育种"扩展为"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包含了原来的"电动汽车",并扩展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一项;"民航"和"海洋工程"则被取消或划入其他领域。

  业内人士预期:"上述规划意见将在9月份下发",这意味着新兴产业框架基本已成定局。同时也因国家几大部委的介入,而被市场普遍期待为"4万亿后的下一个经济刺激点",但与之前着重扩大内需、加强基础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所不同的是,此次指向的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本变革,并将引领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产业重点和发展方向。

  政策推动效应

  政策扶持对新兴产业的正面效应有前车可鉴。例如,我国软件业近年来的大发展得益于"18号文件"对产业的优惠政策,推动了中国软件产业保持每年38%的迅猛增长速度。2009年我国软件服务业的收入达到9970亿元,软件出口额达196亿美元,分别是2000年的16倍和49倍。随着2010年底优惠政策的到期,市场和业界对下一个"黄金十年"充满企盼。因此,上周受国家即将出台支持软件业政策的消息影响,软件板块在"新18号文"即将推出的强烈预期下集体爆发。

  "三剑齐发"炒作

  由于上述行业受支持政策的影响深远,相关个股的强势表现得到很好延续。软件板块龙头股新世纪最先启动,中国软件则充当了连续涨停的先锋,浪潮软件(600756)、久其软件(002279)等亦连续报收涨停,宝信科技并再度带动新兴产业个股的热情,如信息安全的卫士通(002268)产业,高校概念的复旦复华(600624)、中国高科(600730),证券软件的同花顺(300033)、信雅达(600571),外包服务的立思辰(300010),电子商务、互联网的上海梅林(600073)、网宿科技(300017),电力自动化、矿用安全系统的中元华电(300018)、金智科技(002090)、汉威电子(300007)等等。

  与此类似,上周四国家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即将推出的消息也一度引领板块集体走强,龙头股莱茵生物同样是提前启动,最近两周连续收出11根阳线,阶段涨幅已翻番,达安基因(002030)等也是后来居上,不过板块炒作整体力度稍逊色于软件板块。

  同样受惠政策驱动的还包括前期本报多次分析报道的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资源龙头股,以及受益的细分行业龙头股亦领先于大盘反弹,并不断被市场深入挖掘,虽然随着6月初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等通知的出台,板块炒作有所退潮,但我们重点指出的龙头股亿纬锂能(300014)、广晟有色(600259)和一些细分行业龙头如当升科技(300073)、多氟多(002407)、天通股份(600330)等依旧强势不改。

  展望市场未来炒作方向,除继续关注龙头品种外,新兴产业7大领域中一些未被充分挖掘的行业板块,如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生物农业)等个股仍可密切留意。

  新兴产业7大领域产业内容

  节能环保将重点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新兴信息产业将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

  生物产业将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新能源中,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将领衔;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提出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

  新材料中分列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两项。


分享:

来源:新快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