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徐逢贤:芦山地震不会让经济偏离正轨

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4日

  徐逢贤

导报记者牛其昌济南报道

 

  距离“4·20”芦山地震发生已经过去 4天,突如其来的灾难,不禁让中国宏观经济这座大厦也为之一颤。中国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发布报告认为,借鉴 2008年“5·12”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简单分析,芦山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致为 422.6亿元。

  “此次地震对四川地区尤其是雅安本地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鉴于震中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相比汶川地震而言,其区域性和破坏性有限,因而从宏观角度来看,其对全国经济影响不会很大。”23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徐逢贤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得益于全国上下在此次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经验和能力,目前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各种损失被压缩到了最小。

  他表示,今年我国 GDP总量有望超过 57万亿元,若按照此次地震最大估计经济损失 1000亿元计算,不足我国 GDP总量的0.2%。

  此外,由于中央抓紧重建工作,随着对灾区投资的增加,重建速度加快,此次地震除对当地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在短时间内会产生一定影响外,对四川省本身的 GDP总量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2日,A股 91家川籍上市公司披露地震的影响,除少数公司受到损失外,绝大部分公司“报平安”。

  “相比一季度GDP7.7%的增速,在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逐步复苏的背景下,我国外贸逐渐呈现回暖趋势,二季度 GDP增速完全有把握达到7.6%,甚至超过7.7%。”谈及二季度我国 GDP增速,徐逢贤预测道,芦山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会对当前的宏观政策产生影响,国家坚持扩大内需、稳步增长的总体基调不会改变。

  据他介绍,汶川地震曾导致四川省 2008年 5月份的工业产值增速从4月份的24.4%(同比)骤降至3.6%。即便如此,全国的产值增长也几乎未发生变化,到当年 8月份,四川的增速就恢复到接近地震前的水平。

  徐逢贤同时还指出,在保持总体基调不变的前提下,宏观经济政策应针对芦山地震进行适度微调,例如实施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利用财政手段增加财政资金补贴和投资力度,激活民间资本投资灾区重建的积极性。

分享:

来源:经济导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