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记者杨小林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3日
非法集资活动,一方面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构成巨大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让许多家庭的财产受到重大损失,影响了社会稳定。那么,非法集资都有哪些显著特征?为什么人们容易上当?市民如何去防范它?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市金融办党组成员、副调研员何志玲。
何志玲说,非法集资形式很多,无外乎就是利用各种欺骗手段擅自储蓄、非法揽财。非法集资是公认的伤害性大、涉及面广的犯罪行为。近年来,我市非法集资案件频发,涉案金额巨大,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事后人们静下来想,其实这些非法集资过程中的犯罪伎俩非常简单低劣,而犯罪成本也很低廉,但是它造成的社会危害非常严重,让众多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受到巨大伤害。
非法集资类案件欺骗手段并不高明,但犯罪分子为什么能屡屡得逞呢?何志玲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犯罪分子利用人们趋利的特性,抓住人们贪财和渴望暴富的心理,使社会公众投资心理畸形发展,价值观念扭曲,并以高额回报为诱惑,采取先给甜头的办法诱使受害人在不知不觉中上当。
“只有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才能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何志玲告诉记者,抵御非法集资,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是防范之举。如何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呢?何志玲说,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是否承诺固定的高额回报,是否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何志玲提醒,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广大市民一定要有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要认真研判,谨慎投资。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