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穗九成担保公司被银行断粮 从业者八成转投小贷公司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2日

[提要]  在“华创事件”发生一年多以来,由于银行“断粮”导致整个行业九成担保公司无法开展新增业务而陷入“寒冬”。广东合润融资担保公司总经理古国红对记者表示,估计目前广州市场上真正在做(新增)业务的融资性估计就5~6家。

  大量担保公司和从业者被迫转行 小贷和民间借贷成发展方向 记者调查发现:穗九成担保公司被银行断粮

  近日,经省金融办批复,广东三家担保公司正式退出融资担保市场,这代表着广州第一批担保公司正式退出担保融资行业。与此同时,余下仍在维持的融资担保公司还在苦盼《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办法)的落地。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许多担保公司由于银行断粮难以为继,担保从业人员也各谋出路。广州市内担保公司有业务的不超过20家,而有新增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仅有5~6家。若扶持政策迟迟不出台,这些靠消化存量业务生存的担保公司或面临倒闭或转业。

  在“华创事件”发生一年多以来,由于银行“断粮”导致整个行业九成担保公司无法开展新增业务而陷入“寒冬”。

  记者走访广州市内的融资担保公司发现,一些仍在维持门面的担保公司,从业人员已所剩无几,办公室门庭冷落。而在记者向一些中小型担保公司咨询担保业务时,业务员都婉转地表示,他们基本已经不再做融资担保业务,劝记者直接找银行做无抵押信用贷款,或者通过其公司的过桥拆借方式解决资金问题。(记者 周宇宁)

  从业人员:八成转投小贷公司

  陈平(化名)目前在广州市金融街上一小贷公司担任业务员。去年6月,他从广州市一家中型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辞去风控专员一职,毅然转投小额贷款公司的“怀抱”。

  去年6月,银行已急剧收紧银担合作,一般的中小型民营担保公司由于拿不到银行授信,完全无法开展业务。“那时候就觉得担保行业没得玩了,所以决定辞职。”他对记者表示。

  陈先生说,他以前供职的担保公司,大部分同事都已经辞职了。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的服务对象都是中小企业客户,为其进行风险评估和调研,两个行业的工作内容最为相似。

  自从华鼎和创富两家担保公司出事以来,由于担保公司纷纷被断粮歇业,陈先生粗略估计,广州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八成都是去了小贷公司。 与此同时,很多无法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公司都选择了转行。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市内多家仍在营业中的中小民营担保公司后发现,这些公司大多门庭冷落,有部分公司坦承已经不再做融资担保业务,而另一些公司虽称还可做担保,但在详谈之下一般都会劝导记者通过别的途径融资。

  业内估算:仅5-6家有新增业务

  比如,记者向一家位于海珠区的担保公司咨询时,其业务员坦承,他们已经不再做融资担保,建议记者走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当记者表示担心难以从银行顺利获得贷款时,他热心地建议记者带上相关材料到其公司,他们会代记者整理材料制定银行贷款计划。

  另一家担保公司业务员也坦言:“现在银行收得非常紧,有资产抵押,银行也不会放贷,而且最好不要找担保公司担保,费用很高,不划算。”

  而一家位于天河区的融资担保公司,其业务员则婉转表示,若难以向银行获得贷款,可以为记者提供快捷的过桥贷款。“走银行渠道的话,审批下来可能也要一个月,贷款利率再加上保费,贷款成本可能都要12~13个点了,而我们做过桥的话,一个星期内可以拿到钱,每个月利率在5%~6%左右。”她表示。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那些无法开展新增业务的担保公司,有的在靠存量业务维持生存,有的在通过正规渠道谋求转型。

  广东合润融资担保公司总经理古国红对记者表示,估计目前广州市场上真正在做(新增)业务的融资性估计就5~6家。

  而广州市融资担保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江日华指出,目前广州市内20多家担保公司仍有业务,除上述5~6家外,其余没有新增业务的担保公司,还在做一些未到期的存量业务,“虽然回报率比较低,但还能维持生计”。

  趋势:

  一、转行做小贷或拆借

  而与从业人员的流向相一致的是,小贷公司成为融资性担保公司转行的首选。用陈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有(小贷)牌的都去做小贷,没有牌的就直接做民间金融。”

  据权威人士透露,目前广东省担保公司的平均放大倍数仅在1.7~2倍左右,远远未达到10倍的上限,而资本回报率仅在2%左右。据陈先生估计,目前他的“老东家”还在维持,但也已经没有新增业务了,基本靠消化以前的存量业务“度日”。“(那个担保公司)没有倒闭,但基本上都是在消化旧项目,消化完之后可能都会转行。”

  不过,江日华认为,由于担保公司不像开一般的公司,担保牌照作为一种金融牌,还是比较受到关注的。

  二、大担保公司谋求转型

  在少数有新增业务的担保公司中,广东合润融资担保公司也面临着增长乏力的困境。其总经理古国红对记者坦言,该公司第一季度的业务量有下降的迹象。“一般担保业务的量下降得比较快,有市场外部环境的原因,也有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转型的考虑。”

  江日华称,融资性担保公司目前只能等待国家政策,尤其省内的动向。“若有倾斜扶持政策出台,银行会放宽合作,准入更多担保公司做业务,这个行业就可以活过来。”

  古国红认为,如果融资性担保公司继续得不到银行的支持,未来必将有一番大浪淘沙。他说,能够继续开展融资性担保公司将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大而全的金融控股集团,做包括担保、典当、小贷在内的一条龙金融服务;二是专攻专业性市场的担保公司,比如合润正在刻意收缩传统担保业务,向专业市场担保转型。

分享: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