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参考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2日
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是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的愿望,然而由于政策和实践中的种种问题,这一进程相对缓慢。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有近百家小额贷款公司纳入征信系统,仅占总数的六十分之一。而日前记者从央行营业管理部获悉,北京地区小贷公司的这一困扰有望在今年内得到解决。
期待破冰
随着日前浙江13家小贷公司迈进央行征信系统的门槛,目前已经有成功经验的地区包括广东、辽宁、江苏、重庆、浙江等省市,北京尚未破冰。
北京兴宏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一直问:“央行征信系统什么时候向北京小贷公司开放。”而北京市小额贷款业协会就是这位负责人递交材料的机构。协会根据央行的标准圈定符合对接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然后由他们统一把公司材料交给央行。
北京市小额贷款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现在其他省市小贷公司与央行对接也是刚刚开始尝试,经验尚不足,北京毕竟是首都,一般会等到别的地区有了成熟的模式之后,才会在北京开展。
北京市兴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成立之初就考虑过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的问题,当时打听过不可以,就没再考虑,而现在听说“有希望了”,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费用是多少”。
北京市小额贷款业协会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协会的前期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小贷公司对于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意愿很强烈,而对接成本是小额贷款公司最关心的问题,公司负责人普遍担心费用会太高。
央行网站上的一份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参加调查的20家小贷公司中,关于接入成本,除2家公司明确表示可接受10万元以上的接入成本外,其余18家均希望接入成本越低越好。
北京市小额贷款业协会上述负责人指出,相关费用包括前期一次性接入费用、每年的维护费用和每笔查询费用三部分,前期费用别的地区是10万元左右,“预计北京会比10万高”,而每笔查询费用“大概在80~200元”,对小贷公司来说成本不低。
“专线的成本太高,小贷公司大都成立时间不长,业务没有银行那么多,如果通过专线方式接入,肯定没办法充分利用,网络大部分时间只能闲置,而且我们也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北京市兴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然,也有公司对与央行接轨仍然心存顾虑。“主要在于,与央行对接不仅意味着可以查询央行的相关信用信息,还要使自己客户的信息实现共享,当然有的客户就不愿意。”小贷协会上述负责人表示。
政策曙光
问卷中,对接入征信系统困难这一问题的回答,近一半的公司选择了人民银行尚未准予接入。由此可见,政策还是摆在小贷公司面前的最大障碍。事实确实如此,尤其是政策的“反复无常”,让小贷公司“反应不过来”。
2008年4月,央行和银监会下发了《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提出“具备条件的四类公司可以按规定申请加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11年初,央行又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征信系统接入、系统信息使用、征信业务管理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明晰的规定。
然而据北京市小额贷款业协会上述负责人表示,2012年央行暂停了小贷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相关事宜,小贷公司与央行接轨的计划被搁置。据报道,央行主要担心“信息安全”。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