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熊锦秋:警惕A股市场进入实物分红误区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5日

    近日,南方食品推出向股东免费赠送黑芝麻乳品,随后量子高科也抛出向股东赠送龟苓膏的方案。为此,市场出现上市公司“实物分红”是否正当合理的争论。

    笔者认为,南方食品、量子高科向股东赠送产品的行为,并非一些市场人士所解读的实物分红方案。同股同权,分红方案必然对所有股东一视同仁,此次南方食品和量子高科的行为,充其量只是营销策略或经营策略。

    上市公司分配利润,如果真以实物分红作为利润分配方案,小股东对此不满意,大股东同样也不会满意,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方案很难推出。当然对于一些持股比例较少但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们享受控制上市公司所带来的各种潜在好处,由此对上市公司分红方案的好坏不大在乎,或许会想出实物分红的损招;但不要忘了,《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规章规定,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方案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既然此种情况下大股东持股较少,分配方案也很难通过。

    当然,现实情况比较复杂,极端情况下或许还是会出现实物分红的例子,比如被内部人控制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排除出现这种情况,那这种方案合理可行吗?

    实物分红并不合理。从上市公司角度而言,实物分红主要是基于商品的价值,也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上市公司实物分红的潜台词是“反正我分给你付出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了、分给你实物就分给你价值了”。但从股民这个角度来看,他更看重的是商品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对股民而言都是废物;而上市公司分的实物或许对他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当今年代早已经跨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易时代,而非物物交换的原始时代,股东以现金买股,当然希望现金回报,这样才可方便自己消费购买自己所需产品。上市公司实物分红方便自己,却将兑现难题抛给股东。

    实物分红也不可行。股东持股有多有少,小股东所得实物分红或许难以达到整件商品的数量,而有些商品也难以拆细分发,难以保证分红公平;且众多中小股东实物所得,或许还赶不上“实物分红”所付出的物流配送费用,实属劳民伤财。尤其是投资者中有基金,而基金投资是由众多基民资金汇集而成,上市公司实物分红的最终归属其实是众多基民,让基金公司将这些实物派发给各个基民,根本就不现实;而要让基金公司将这些实物兑换成现金,这也偏离了基金公司本业,让其变成商品批发部或销售部。

    曾经有政协代表提出应尽快出台鼓励上市公司实施“实物分红”的政策,借此推动投资者购买公司产品或服务,从而应对外需不足,内需疲软;但实物商品分给投资者,并不代表人家就真真实实消费了,这或许根本不是拉动消费,而是资源浪费。

    目前上市公司免费派送自家商品,还属于博眼球阶段,没有发展到实物分红地步,但也应预防这种趋势,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理应以现金为主;无论是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还是上交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导上市公司多多现金分红,实物分红是条歪路。

分享: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