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1日
近日,读者罗女士致电江城日报:她最近接到一份传单,上面说可以通过担保公司理财,年收益率高达15%。这么高的收益率,这种理财渠道是否可信?
针对罗女士的疑问,记者通过咨询行业资深人士了解到,目前担保公司分两种:一种是融资性担保公司,受省政府金融办监管,颁发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且有较高的资金门槛,目前需1亿元注册资金。这种公司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还有一种是非融资性担保公司,门槛相对低得多。只要到工商部门注册,就可成立一个担保公司,但这类公司不能开展融资业务,只能进行非融资担保业务,比如诉讼保全、贸易担保等。
如果市民有融资需求,面对担保公司时,需弄清楚对方是否有融资担保经营许可证。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不能经营融资业务,但由于也身披“担保”外衣,大众难以分辨,此类公司如果开展非法业务,比如进行民间集资、高息放贷款等,由于资金链条难以持续,很多投资者面临本金和收益“鸡飞蛋打”的风险。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不论是融资性担保公司,还是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类似罗女士所说的担保公司帮市民理财的业务是严令禁止的。换言之,打着理财旗号的担保公司有极大的风险,最好远离。(刘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