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刘明康:全球央行可能缺乏审慎监管能力

来源:财新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7日

    [导读]央行势必承担宏观审慎监管职责,但应清醒意识到目前仍缺乏必要的人力、知识、信息和工具

    【财新网】(特派香港记者 李增新)前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全球央行应当承担起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责,但央行并非万能,决策者必须清醒意识到,他们目前仍缺乏必要的人力、知识、信息、经验和工具,因此应采取谨慎和谦虚的态度制定和执行政策。

    在4月6日举行的新经济思维研究所(INET)“防御之变迁:新经济、新思维?”年度会议上,刘明康说,金融市场 相互关联、金融产品异常复杂晦涩,对全球央行提出了重大挑战。

    他说,世界许多央行过去同时承担控制通胀与促进就业的职责,未来加入审慎监管职责时,应弄清几个问题:第一,何种情况下央行需要干预市场,何时需要退出;第二,央行是否具备了足够的知识、信息、技术、经验和工具以承担这一职责;第三,使用何种工具、如何使用工具,来权衡通胀目标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冲突;第四,央行宽松货币政策“争取时间”的目的是什么。

    当货币政策用以支付财政支出的成本时,央行的独立性将会受到损害。“当宏观审慎监管职责成为大势所趋,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央行准备好了吗?”刘明康说,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央行是否已具有法定权限,怎样吸引理解金融市场运作、特别是金融创新的人才,数据采集是否全面,会计准则是否明确统一等。

    最后,刘明康用几个设问句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央行是否应当承担审慎监管职责,答案为是;在不改变旧有思维和运作模式的条件下能否胜任,答案是否;承担新职责后,央行货币政策能否避免金融危机,答案是否;需要怎样的提醒:要看到差距(mind the gap)。”

分享:

来源:财新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