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讯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3日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自2010年因涉嫌夸大交易规模而停牌逾两年,昨终于复牌的中国公共采购(1094)宣布,日前获深圳市有关部门批出,于前海经营国采中国公共采购金融服务平台,并成立两家附属公司,包括国采公共采购金融信息服务(前海)有限公司及国采公共采购金融担保(前海)有限公司,投资额分别为1亿元(人民币,下同)及10亿元。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董事陈树林指,金融担保公司将为参与政府采购而贷款困难的中小企作担保,已与部分内地银行接洽,预期于2013年下半年正式开展业务。
陈氏表示,去年11月开通的中国公共采购网电子交易平台,已连接内地22个省市的地方采购平台,而公司将以此为基础,陆续开拓其他增值服务,包括于前海提供电子化金融服务,再向供应商收取服务费用。公司日前获批于前海经营业务,证明公司的业务及采购网与现代服务业接轨,加上中国新一届政府力行反贪腐,落实改革公共采购,以电子化采购减少过程中的贪污腐败现象,实行采购「阳光化」,正是公司的庞大发展机会。
网付今年规模逾800亿
他指,中国政府每年的公共采购金额,若包括基建工程等已达逾5万亿元,单是商品类亦已达1.3万亿元,但此数与发达国家仍有距离,故发展空间很大,而新届政府亦着力把采购业务市场化,虽然在改革庞大体系上有困难,但公司是行业的先行者,有潜在发展机会。
陈氏又提到,公司于去年第四季度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发展采购网电子交易平台的第三方专业服务,包括法律鉴证服务及第三方网上支付服务等。自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初,电子交易平台的交易规模已逾100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的交易规模可达逾800亿元。若中国于2020年前成为政府采购协议(GPA)会员,将会开拓出更大的国际市场。
陈树林又有信心今年公司将扭亏为盈。他指,去年下半年已着手处理今年业务,虽然投资业务回报需时,但基于采购网平台已初具规模,加上陆续投入的增值服务及其他核心业务的贡献,将很快有现金流入。2012年公司的股东应占利润亏损收窄至1,457.5万元,上年则亏损达2,343.8万元。
截至去年底公司现金、定期存款及银行结余约有1.14亿港元,面对扩展新业务的资金需求,陈氏指,去年收购了一所软件中心,满足内部研发电子平台需求,该公司另有中标深圳地铁项目,足以支持营运需要,故公司没烧钱的研发项目。目前金融担保公司则仍在初步阶段,不一定独资进行,正考虑引入国内外银行作为股东,但目标以公司控股达70%以上。该公司于去年7月以1.35亿元购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金融港二期作为运营总部,发展电子化公共采购交易平台及其他第三方服务及数据中心服务等。
停牌逾2年昨复牌跌27%
中国公共采购于2010年7月5日停牌,至上周已停牌逾2年,主要因公司于同年2月公布一项与中铁建物资集团华铁有限公司达3,000亿元的采购协议被媒体指采购协议造假及夸大交易规模所致。陈氏指,公司停牌期间更换主要股东及管理层,而未来发展策略亦有不同,已成一间全新公司,而直至日前终达成复牌条件,于昨日恢复交易。然而首日公司股价未受惠于复牌及获准在前海经营金融服务平台消息,收报0.495元,下跌达27.2%或0.185元,交易额1.71亿元。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