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青山碧水家园美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3日

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生产力,还是一种吸引力,更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余县是全省低碳经济试点县之一,良好的生态是该县最好的品牌。近年来,大余县环保局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示范区”建设,有力创建省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倾力保护我省“五河源头区”和开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将生态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抒写绿色崛起的崭新篇章。去年,该县顺利通过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该县森林覆盖率达76.6%,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青龙镇被评为“第五批生态乡(镇)”,浮江乡竹木村和青龙镇二塘村被评为“第三批省级生态村”。

山清水秀章江源

大余县环保工作人员深入坑山整治污染。

铁腕治污,还原一江清水

3月20日至30日,大余县环保局联合该县公安、水利、矿管、国土、安监、供电等部门开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强制停产一批、挂牌督办一批、依法取缔一批、长远整改一批的原则,该县采取超常手段,对全县范围内41家非法排污企业进行了关闭取缔,对62家存在一定环保问题的钨矿采选企业、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实施县领导挂点督促制度,责令限期整改;对5家位于章江河及支流两岸1公里范围内的企业实施退城进园,限期搬迁。

非法排污企业关闭取缔,是大余县开展全县排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该县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大余”的一项有力举措。

大余县有着开采钨矿的百年历史,生态环境欠账较多。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得出重拳、动真格。去年底以来,大余县开展了全县排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一律关停、整改,还章江一江清水。该县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召集环保、矿管、安监等部门调度企业环保执行情况,并把排污企业整治工作列为2013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为切实落实排污企业县领导挂点督促制度,该县实行“一个企业、一名县级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乡镇”管理模式,铁心硬手,依法查处、整治排污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大余县环保局牵头,联合该县矿管、安监、林业、国土、水利、工商及各乡镇等相关部门成立4个工作组,督查全县所有排污企业的环评执行情况、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该县对排查出的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治旧控新”,进行分类整治,保障章江源头环境质量。

责任担当,呵护源头活水

作为一项铁定措施,每月必有一日,省环保厅相关工作人员“暗访”大余环保,在章江河大余段随机抽取水样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动态。令人欣慰的是,每次暗访检测的结果都达标。大余县环保的每次“月考”令人满意。

大余县地处章江上游,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河”源头区域之一。该县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沿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只有加强源头水资源生态保护,才能保护好章江一江清水。”大余县环保局局长吉洪生说。去年,该县环保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419万元,实施“五河”源区保护工程,同时对辖区内70多家排污企业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监测,控制污染零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近几年,大余县投入资金2400万元开展浮江河流域综合治理,连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关闭、取缔了50余家严重污染环境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坚决把好项目准入关,凡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不准建设,成为大余县各届领导班子多年来的共识。

去年底,大余县宏达矿业有限公司在进行清库腾出库容,提高出水水质的同时,投资600万元实施了废水治理及尾砂综合利用工程。宏达公司是大余县加大投入对重金属污染物开展治理众多企业之一。大余县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及资金,2010年至2012年,大余县环保部门共争取到位国家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1.035亿元,其中,2010年治理项目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2011年治理项目已全面实施,将于2013年底前完成验收;2012年治理项目已启动前期准备工作。

生态产业,扮亮秀美村庄

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秀美村庄,是大余县环保局大力推进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走进“第三批省级生态村”——大余县青龙镇二塘村,一座座造型别致的小洋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家家建有沼气池、安装太阳能,门前果树成荫,屋后田园播绿。平坦而宽阔的水泥路,小轿车可以直接开进自家院子里。村里大力引导农户发展生态产业,300亩花卉苗木、300亩商品蔬菜、1600亩脐橙和650亩水面立体养殖已成为村民们的“绿色银行”。

像二塘村这样拥有生态产业的秀美村庄,在大余县还有很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大余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创建省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活动,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生猪、白鸭、脐橙等绿色生态产业,全面推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经济发展。

以全省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大余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业,先后建立了早春红玉精品西瓜基地、水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南安镇金中花卉金边瑞香无土栽培示范基地等十大环保产业基地。目前该县花卉苗木面积超过2万亩,重点生态林面积达到34.12万亩,经济林面积达5.67万亩。

“20多亩脐橙簇拥着养猪场,所有猪粪经沼气池发酵后成为果树的肥料,形成良好的生态布局。”池江镇新江村养猪大户刘大为说起自己的“猪-沼-果”生态养殖总是笑容满面。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刘大为将原先污水、臭气扰民的养猪场建成生态农庄。在这个农庄里,高压清毒室、现代观察房等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大余县具有一定规模和按企业化运作的养殖场80多个,建立以种植优质脐橙水果为主的生态型农庄500多个。(叶兰青 吴芳寿 记者曹友春 文/图)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