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房市经纬 >> 正文内容

二手房交易开始回落 南昌将出台细则落实国五条

来源: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2日

    3月31日夜间,南昌公布了148字公告落实“国五条”内容。南昌市房管部门人士对此回应,该公告只是公布房价控制目标,更具体的落实“国五条”细则还在酝酿中。而受“国五条”影响,南昌二手房交易量3月达到5129套,创历史新高。昨日,记者从南昌市房管局了解到,房价控制目标只是落实“国五条”当中要求省会城市一季度前公布房价控制目标内容,并不是具体的落实“国五条”细则。更详细更具体的落实“国五条”细则政府部门还在酝酿中,并没有出台。因为还涉及税务部门、银行,具体出台时间,目前也还未知。

    房价控制目标考虑物价因素

    南昌公布了今年度房价控制目标,但有关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详细解释,以及采取什么措施来确保实现控价目标,对于这些问题,南昌市房管局有关工作人员都表现得很谨慎,不愿意多言。

    南昌2011年制定了年度房价控制涨幅目标,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过去两年南昌新建商住房价总体未超标。不过,由于去年12月其房价指数转正,今年上半年将面临持续上行压力。

    丰源集团营销总监李念认为,按照南昌市政府年初公布的今年经济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12%,物价涨幅控制在4%。房价涨幅预计会控制在10%左右。从这几年南昌房价上涨的幅度来看,政府此次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幅,在当前房价基数已很高的基础上,是压力不会很大较为容易实现。“南昌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幅作为控价数值依据,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将物价因素考虑进去了。”据悉,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收入等将以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房产税收仍执行原政策

    3月31日,南昌公布了148字公告落实“国五条”内容,未提20%个税,也未提限购扩大等问题。这也引来业内的不同看法。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表示,政府本意可能还是想观望一段时间,因为全国其他和南昌一样的二、三线城市的“国五条”细则差不多都是“限涨令”。至于二手房差额20%征个税等实施细则,可能会在这个月出台。

    目前,市民们翘首等候的个税政策内容都没有具体提及,房产市场走向平稳也有待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明确。

    昨日,记者在南昌房产交易大厅地税窗口随机采访,发现还有绝大多数市民并不明白“严格按照差额征收20%个税”的具体含义,一些本就可以免税或减税的交易者也扎堆办理业务,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归咎于”细则不细、咨询不畅。记者当天向窗口税务工作人员咨询获悉,目前没有收到操作层面通知,有关房产的税收仍按照原有政策执行。特别是二手房转让个人所得税仍按照总价的1%来征收。

    二手房交易量在回落

    20%个税细则不明确,对于市民来说则是有喜有忧,交易双方维持了数周的茫然和焦急心态开始释放。

    市民魏先生称,他家的房子到今年5月份正好满五年,他也一直打算将家里现在居住的房子卖掉换一套大一些的房子改善住房需求。“国五条”出台后,魏先生向中介咨询后得知,时间已经很短,过户已来不及赶上4月1日的时间节点,怕享受不到现在总价1%个税政策。“这次20%个税政策没有落地,看来政策执行还有一段时间,我还可以等等再卖。”

    记者也从南昌房地产信息网网签数据看到,南昌3月份二手房交易5129套,创历史新高。当月新房交易量也同样火爆,共成交4988套。

    昨日,记者走访了几家房产中介也了解到,房产经纪人是盼着“20%个税”细则落地,又害怕它落地。“不落地客户还会抢签,落地了二手房交易可能陷入冰点。”中环地产李国平称,虽然“20%个税”细则落地时间不明确,二手房交易已在跟着下滑。一旦明确后,二手房交易会下滑得更厉害。

    4月1日,南昌房地产信息网网签数据显示,当日二手房成交144套,已较此前几天每日三四百套交易量有显著回落。“这当中还有很多是之前签下的合同现在来过户的。预计在清明节后,二手房交易量还会更低。”李国平称。(文/记者刘媛)

    相关

    郑州:出台“国五条”细则,未提及20%个税等焦点问题。

    西安:房价涨幅须明显低于人均收入增幅。

    石家庄:新建商品房价格涨幅要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南京:2013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要低于居民收入增幅。

    兰州:新房价格涨幅低于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幅度。

    合肥:已备案商品住房3个月不得涨价。

    武汉:武汉等多个城市纷纷选择最后一天公布,且大多只有一句话,房价增幅低于人均收入增幅。

    杭州:出台“最简洁国五条细则”,带标点共35字。

来源: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