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财经人物 >> 正文内容

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务实主义做派 像职业经理人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1日

国资委主任蒋洁敏:修井工人干起 像职业经理人

蒋洁敏

  蒋洁敏大概是到目前为止在央企待的时间最久、最了解央企的国资委主任了。

  3月25日晚,国资委在其官网的委领导一栏挂上了蒋洁敏的名字。自此,卸任中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接掌国资委的传闻终于尘埃落定。

  从中国最大型央企的“掌门人”调任中国115家央企的“新舵手”,尽管蒋洁敏的角色在这期间有所转变,但他始终没离开打拼了大半辈子的国资系统。

  务实主义做派

  “跟许多国企老总比起来,他更像职业经理人,思路清晰,非常务实。”多位长期接触国资领域的媒体人如是评价蒋洁敏。

  很多中石油员工都是通过《细节决定成败》一书认识到了蒋的管理风格。2004年6月,蒋洁敏刚刚成为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裁,便向全体员工写了这本书的推荐信,成为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的推动者。而这一年里,他还利用周末时间,基本上把每个油田都走了一遍。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蒋洁敏在70年代进入了石油系统,从油田里最脏最苦最累的工种之一——修井工人干起。中石油内部传说,这个工作让他平时少了点笑脸,但是做事绝对是雷厉风行。也正是这种基层工作经历,蒋洁敏更为重视团队建设。“他是个有人情味的人。”一位接近蒋的人士评价。

  1993年时任山东胜利油田采油厂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的蒋洁敏,被调到青海石油管理局担任副局长,很快升任局长。蒋经过调研,提出了加强将天然气勘探开发、“以气补油”的战略,将青海后备储量不足的“苦油田”变成了国内第四大气田,1999年他离开时青海油田实现了“储量、产量、经济效益三翻番”。

  之后蒋“一飞冲天”,成为中石油总经理助理兼重组与海外上市筹备组组长,后又任股份公司董事、副总裁。值得一提的是,在2000年中旬到2004年初,蒋调任青海省委副书记、副省长,指导了地方国企核心资产的公司化改制,一度短暂离开了中石油。

  新角色新挑战

  3月26日,在国资委的全委干部大会上,新官上任的蒋洁敏首度发声。他指出,国资委要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要“真正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跟王勇和李荣融不同,蒋洁敏是由大型央企负责人转任国资委主任。业内认为,这是一位更懂央企的新舵手。然而,目前随着央企改革进入深水期,摆在这位新舵手面前的挑战很多。

  最直接的挑战来自于央企利润增速大幅放缓,一些央企的上市公司甚至出现连年亏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部部长许保利告诉记者,央企需深刻反思过去的发展模式,“做大”必须要以坚实的基础管理、风险掌控能力为支撑,还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相匹配。

  央企内部的人事及薪酬制度改革也是绕不开的热点话题。在天强管理顾问总经理祝波善看来,我国不少央企内部的管理体制依然是半官僚化的,53家骨干央企的“一把手”享受政治待遇,央企这种官方或半官方的色彩难以使其薪酬、绩效等方面的改革实现市场化。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国资分析人士认为,蒋洁敏时代“国资委的对央企的监管会更实事求是”,多年担任过企业一把手的经历或使他领导下的国资委在督促央企内部改革时许多做法更具可操作性。

  挑战还有蒋洁敏本来所处的石油等垄断领域的开放问题。在这位新掌门的推动下,资源类垄断领域央企会更为集中还是会给民企挪出更多空间?此外,主业非房地产、酒店业的央企退出相关领域的指令是否还继续执行?这些棘手的难题,在等待蒋洁敏给出答案。

  蒋洁敏曾如是说

  ◎“中石油是亚洲最盈利的公司,不是之一,是第一。”——2007年1月5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

  (中石油上市公司年报显示,2000年净利润552.3亿元;到2012年时,其实现净利润1153.23亿元,资产达2.17万亿。)

  ◎“我们知道,深深套住的是散户和小股东,深感对不起大家。但请大家相信,中石油的基本面是好的……如作一个长期的投资,我相信,人们投资中石油不会有、不会犯更大的错误。”——2008年股东大会

  (2007年11月5日,中石油上市首日以48.6元/股高开,随后股价一路跌至目前的8元附近。)

  ◎“公司在成长,10亿元薪酬的增加相对于中石油上万亿的销售额而言只是很小的一笔钱。”——2009年股东大会

  (2008年的财报显示,中石油利润下滑,但是其员工薪酬成本却逆势上扬。)

  ◎“与民企的合作,中石油采取开放的态度、积极的推进、务实的合作,包括上游勘探开发和下游销售,甚至包括带有垄断性质的管道,我们都欢迎。”——2012年3月接受媒体专访

  (蒋洁敏就备受关注的吸引民资进入油气领域作出大方表态。)

  记者: 廖丰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