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金耀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5日
“中融信佳事件”引爆江苏金融圈
“8.9亿贷款里有南京银行和华夏银行,而民生银行则在濮总整个钢材、造船、运输的产业版图里都有贷款。”
9.2亿关联担保、8.9亿银行贷款偿还困难、超过22家银行业务往来。
这是江苏金融圈内被称作“中融信佳事件”的三个引爆点。
“中融信佳的事在圈子里早就传开了,只是具体的经过还不清楚。”南京一位债券评级机构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好像是里面的一个高官私自拿公章为关联的企业放贷,还和民间借贷扯上了关系。”
圈内早已获悉风声,但圈外对此却一无所知。
一位该事件的关联方江苏瑞桓建设有限公司(下称“瑞桓建设”)的中层向理财周报记者坦言:“不是我不想说,是我知道这个事件的版本就有几个,而且事件本身牵动了上层,也太过敏感。”
理财周报记者前往南京辗转于“中融信佳事件”的几乎所有关联方,包括中融信佳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融信佳”)、江苏长城物资集团(下称“长城物资”)、江苏汇鸿国际集团(下称“汇鸿集团”)、江苏省经信委、瑞桓建设以及十多家相关银行和其他债权人,试图还原“中融信佳事件”始末。
9亿关联担保严重违规
“如果你想了解大案子,可以去南京那边调查一家叫中融信佳的担保公司,我们这边发生的事情和它们比不算什么。”今年2月初,无锡一家中型担保公司的副总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关于中融信佳,网上的资料相当有限:注册资本1亿;控股股东为汇鸿集团;2006年10月牵头组建了南京市担保行业协会,被选举为会长单位;2010年引进了三名新的战略投资者,均为南京当地较强的国企;成立6年多累计担保额近60亿元,未发生一笔不良。
据上述无锡担保公司副总透露:“听说它们做了巨额的关联担保,但几个关联的债务人又还不出银行的钱,巨大的代偿问题就出现了。”
理财周报记者来到了中融信佳办公地点,即南京市中山南路通服大厦询问此事。记者先来到了通服大厦的9楼,这层楼原有约四分之一是中融信佳租下的,但目前中融信佳位于9楼的办公室内空无一人,只有几张桌椅凌乱地摆放着。
随后,记者来到了中融信佳位于15楼的办公场所,公司前台表示可以去对门的一间办公室问问情况。对门的办公室挂有“南京市担保行业协会”的标牌,办公室内仅有的2人以“主任不在”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理财周报记者还发现,中融信佳位于15楼的办公场所内员工也是寥寥无几,大多座位都处在闲置状态。
“当地的担保机构应该是由江苏经信委分管”,从知情人士获悉后,记者来到江苏省经信委中小企业改革发展处下属的“融资担保处”核实“中融信佳事件是否确实存在”等相关信息。该处相关人员表示“此类事情要走‘咨询投诉’流程,在官网上实名提交你要咨询或投诉或举报的事情,我们一般会在3天内给你答复。”
截至发稿,已是3天过去,理财周报记者提交的咨询投诉信依旧是“已交办”状态。“要到下周了,上头领导还没批。”上述融资担保处相关人士称。
不过,幸运的是,理财周报记者在相关政府网站上填写咨询投诉信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份政府公文,其中就包括了一些中融信佳事件的9.2亿违规关联担保事件的简单描述和处理意见。
汇鸿集团“大败局”,高层被双规
上述政府公文名为《关于我省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相关风险提示的通知》,由江苏经信委办公室印发,其中第一条“风险事件及处理”的第一条即谈到了中融信佳事件。
“2012年3月起,中融信佳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为其股东关联方江苏长城物资集团、江苏瑞桓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担保及反担保共计9.22亿。今年9月,江苏长城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连带导致其有互保关系的江苏瑞桓建设有限公司同时陷入经营困境,中融信佳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陷入巨额代偿危机。”
同时,其中也披露了中融信佳的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严重超标的关联担保业务,以及公司内部内控和监督机制的缺失。
“关联担保较为隐蔽,不易发现,在监管过程中查处难度大,但其引发的风险却破坏力极强。”一位南京当地的担保行业人士这么评论道。
显然,中融信佳事件的“破坏力”对其控股股东汇鸿集团可以说“并不小”。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汇鸿集团是江苏国有大型综合集团,投资参股了证券、银行、保险、担保业以及LED、环保等产业,2011年集团营业收入超过447亿,旗下的上市平台为汇鸿股份。
“汇鸿集团的几位领导都被双规了”,一位接近汇鸿集团的国企中层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中融信佳的关联担保额是其自身净资产的2倍还多,总经理俞勤一出事就被警方控制起来。”
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白下路91号的汇鸿集团办公地了解情况,通过前台说明来意后,集团办公室一位姓钟的主任表示拒绝接待。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