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城市“三治”,宋城新貌入眼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5日

2013年2月,一篇题为“高速发展中的赣州”的文章被全国多家网站转载,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在外地工作的赣州人纷纷转发,盛赞“谁都说我家乡美”,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虔城居民则发出内心深处的感慨:住在赣州很幸福。

天蓝水清路畅通,宋城新韵入眼帘。这些喜人的变化,与2011年初以来我市深入开展“治脏、治乱、治堵”为内容的城市“三治”工作密不可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三治”让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实现了城市品位、城市功能、城区通行效率“三提升”。

“治脏、治乱、治堵”工作的持续推进,为宋城赣州营造出一个靓丽整洁、道路通畅的人居环境。 记者胡怀军 摄

街区改造:

老街披新装 笑声更爽朗

文清路,赣州市民再熟悉不过了。不过,昔日的文清路,拥堵、脏乱,令人心痛。

今天的文清路是新鲜的,因为她的变化。从厚德路口到南京路口,沿街全部披上了“宋城”外衣。灵巧飞檐、精美雕花、古朴廊柱成为文清路上最为醒目的宋城元素,穿行其间,宛若时空穿越。改造后的文清路既是商业集散“广场”,也是人们休憩、交流、互动的线型开放空间;既是一条景观风貌展示轴,也是地域文化的体验轴。

“充满赣州风情、宋城印象。我快要认不出来了。”住在文清路上的王先生很久没回家,对洋溢着古城新韵的文清路赞不绝口。

仅仅25天,老街重披新装。文清路改造工程不仅是城市“三治”的重要战场,更凝聚了市委、市政府爱民亲民的深情,是市委、市政府为老百姓办的又一件实事、好事。

和文清路商业街提升改造工程一样,让市民惊喜的还有中心城区绿化景观提升工程、章江两岸夜景亮化工程、文清路-东阳山路城市管理示范街工程和小游园小广场工程等,尤其是“百街小巷”专项整治,该工程致力于解决小街小巷道路不平、排水不畅、路灯不亮、市民出行难等问题,两年共投入6000万元,对25个居委会、社区222条小街小巷进行了包括道路硬化、排水管网改建、街巷绿化在内的综合整治。

赣州市土地庙22号门前原来是下水道严重堵塞、黑色污水长年横流的“小水塘”,如今成了老人们享受暖暖春意的好去处。来自河南的务工人员束长永说,2012年3月,这里经过近2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条80余米长的管道与城市排污大管道接通,周边50余户居民终于告别了常年与污水相伴的日子。

黑色“涌泉”的消失,迎来了居民爽朗的笑声。正午时分,正在与邻居们拉家常的邱阿婆突然起身下意识地拿出一双套鞋准备穿上,此举逗得邻居哈哈大笑。邻居们说,小街巷积污水的日子早已过去,干净得可以打滚,还用得着穿套鞋渡水接孙子放学吗?

市容整治:

常态见长效 物业也自治

“我们这里的小区无物业胜似有物业,多亏了业主委员会义务‘管家婆’管得好。”家住章贡区赣江街道大庙前社区康吉苑小区的居民李雪梅介绍说。

2004年入住以来,康吉苑小区先后经历了物业管、无人管和自己管三个阶段。2006年开始,小区曾有几个月陷入无人管理、垃圾满地、居民怨声载道的境地。经过大家磋商合计,小区成立了一支由退休老干部、老工人和在职干部等不同人群组成的业主委员会,开始为小区79户200名居民义务服务,并聘请了3名保安人员和1名保洁人员。

小区的卫生、安全、舒适度和整洁度又回到从前有物业时期,物业费用没变,服务水平和小区设施却进一步提升了。“有保安、有岗哨,外来人员出入要登记;催缴物业变成了主动按时缴;易生锈的铁门也换成了不锈钢的,还有视频电话;停车位上安装了雨棚……一切都在悄然地发生改变。”退休干部毕露云谈起小区的变化激动不已。

像康吉苑这样的无物业小区在赣州市河套老城区共有108个,在深入推进城市“三治”的进程中,我市按照“先行试点、分步实施、分类管理、整体推进”的原则,截至目前,有73个小区推行了物业管理或居民自治,覆盖率占待推行面的67.5%,成功实现了市容环境卫生的常态管理和长效功能的有机结合。

乱象遏制:

出租车变靓 运营渐有序

“现在的出租车变漂亮了,好多都是新车,打车很方便,计价也规范多了。”市民张女士说起赣州现在的出租车市场,和众多市民一样,感触颇多,惊喜不断。

由于我市整个出租车行业存在着车辆档次低、形象差、服务不规范等众多问题,出租车不打表、拒载、拼客等违章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对此怨声载道。“三治”工作展开后,市交通部门对中心城区的所有出租车安装了GPS,建设了信息监控中心,组建了城市客管处,由相关部门组成5个联合执法队,于2012年5月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高强度专项整治活动,查处出租车违规行为近2000起,对28辆严重违规的出租车进行了3至30天的停业整顿处理,有效遏制了出租车市场乱象。

随着城市“三治”的深入开展,我市又在原有592辆出租车的基础上,分两年分别新增投放100辆出租车,并改变原有挂靠经营模式,按照由企业全资购买出租车并聘请驾驶员的公司化经营模式管理,有效维护了行业稳定,促进了出租车行业的有序发展。

解决中心城区出租车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重在理顺行业经营管理体制,“痛下决心,正本清源”,至2012年9月底,赣州中心城区原有12家挂靠经营企业经过合并或收购重组,形成了5家规模在100辆以上的出租车企业。通过企业重组,出租车企业具备了实施企业规范管理的必要基础,有效增强了企业自我管理能力。

交通疏导:

停车重规划 交管重实效

停车难是大多数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我市也不例外,数据显示:赣州中心城区公共停车泊位8196个,而需求约为17500个,供需差额约为9000个,严重供不应求。

停车位的巨大供需差额被纳入了“三治”重点整治内容之一。绘制路内停车和人行道空地停车分布图,施划泊位6084个;编制停车场专项规划,新建成和改造地下停车泊位423个;另有3个停车场建设项目已确定用地范围,进入方案设计阶段。

停管部门表示,未来,我市将以整体推进赣州中心城区静态停车市场化、信息化、法制化建设为目标,加强停车场所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人们有理由相信,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的赣州城,停车难也会成为脑海中的一个记忆。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缓解交通压力和停车压力的重要途径。“三治”工作开展以来,24条承包路线235辆营运车辆已全部收回,两年新购公交车217辆,新开通公交线路7条,以“一纵一横一环”为主线,4个区域均衡分布相结合的线网格局初步形成。

在疏导交通的“治堵”活动中,我市交警部门通过调整路面勤务管理模式,实行城区道路分类管理,健全交通事故快处快撤机制等缓解交通压力,规范交通行为。其中,7条道路实行单行,7个路口禁止左转,新装8150米行车隔离护栏,城区65个路口200个电子警察投入使用。一个更加通畅便捷的城市交通网已初步展现在市民眼前。(黄杨宁 记者胡中)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