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项峥:房价上涨的非市场因素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6日

    ◎项峥(经济学博士)

  随着 “国五条”实施细则的公布,房地产市场再次刺激社会公众的神经。自2003年“121号”文件出台以来的10年间,有9年出台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房价上涨动能依然充足。这其中,既有城镇化进程加快带动购房需求增加的市场因素,也有基于传统人文习惯的非市场因素影响。笔者以为,这种非市场因素在推动房价上涨的作用上更加突出,使得房价成为社会矛盾集中的焦点。

  我国经由几千年来的农耕社会演变而来,老百姓带有根深蒂固的土地情结。在农耕社会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有钱就去买地,几乎是各阶层人士不谋而合的选择。《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购置良田,也是同样道理。不仅农民有钱了去买地,商人和权贵也是如此。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也就是说商人赚得的钱财,可以通过投资于“本业”,即农业来保存。

  经过历史与岁月的变迁,中国人内心深处对土地的渴望,开始转变为对房产的购置需求。事实上,在投资渠道狭窄的现实约束下,改革开放后最先富裕起来的人群,客观上需要通过房产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实践也证明,房产比黄金等贵重金属更能发挥财富保值增值的作用。从这一点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我国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为何会如此旺盛。

  土地给予人们生活上的安全舒适感,演变成购置住房是婚姻的先决条件。“丈母娘购房需求”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刚性住房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三十而立”。但在中国,所谓“立”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如果没有住房,那么相当数量的单身男青年在婚配市场中的竞争力明显不足。不仅单身女青年较难青睐,而且还会受到未来丈母娘以婚房为前提的限制条件。当然,换一个角度,丈母娘提出这样的要求也不过分。计划生育后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就受父母百般疼爱。很少有父母能接受子女婚后无固定住所。

  父母对独生子女的疼爱,成为倾其一生积蓄为其购置房产的重要动力。现在很多年轻人刚刚走向社会,就加入购房大军。在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购房年龄都在40岁左右。当然,凭其自身经济收入,这些年轻人连首付的零头也不够,只有透支父辈一生的积蓄。中国的父母最有奉献精神,不仅奉献了毕生的积蓄,也奉献了晚年的闲暇时光。

  很多中国人,究其一生,就是为房子而拼搏的一生。有了首套房子后,就想要住上更大、更好的房子。住上更大、更好的房子后,就想方设法投资第二套乃至第三套房子。所谓刚性需求,很多都是前移的需求,或者说是不应该当期购买的需求。特别是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不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严重滞后于城镇化进程,更是加强了我国社会中的全民购房意识。如果这种非市场因素不消除,那么我国房地产调控仍有可能会出现越调越涨的现象,除非房价上涨到所有人都害怕的境地。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