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李钧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1日
短期内,得益于整个市场的资金稀缺性和企业周转需要,小贷公司即使是开展大额和过桥等特殊贷款业务,仍是供不应求和利润可观的。小贷公司之间的直接竞争,包括与农信社、城商行之间的竞争都是不激烈的。
但是中长期来看,融资市场供需的机构和数量趋于平衡,小贷公司从事的大额和特殊贷款业务将被其他机构挤占。小贷公司需要在细分市场上找准自己的定位。“小额分散、快速周转”的专业技术和专注小微的市场细分战略将成为未来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主流。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产品与服务、渠道与品牌上。
小贷技术与管理输出市场的存在
目前小贷公司普遍粗放发展,仅依托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资金稀缺性和短期拆借需求存活和获利;不具备细分信贷领域的核心技术与管理能力。
具体来说,单个小贷公司的普遍发展局限性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是规模小,单笔放款额度大,粗放式经营,缺乏针对小微金融的产品研发、风险控制和包括法律与客服在内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其次是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缺乏长期的系统的培训体系;第三,融资渠道有限,且融资成本较高;第四,缺乏统一的IT系统后台支持,规模化的数据分析与信用评级业务无法开展。
要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及早完善产品与服务,建立渠道与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是关键。单个小贷公司规模较小,形成一整套小贷技术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的成本却不小,其难以付出所需的各项高成本投入。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统一化的平台来形成集中化的交流和共享机制,同时通过规模效应来均摊成本,也就是具体业务上的集团化。就此而言,技术与管理输出市场是存在的。
全面运营及其挑战
在记者报道的案例中,小贷技术与管理输出模式是异于常规的信贷技术服务商的。它是整体性、全面性的,是包括产品体系、风险体系、人才体系、融资体系、IT体系在内的全部体系。小贷技术与管理输出公司变成了小贷公司的实质运营者,或者说是托管者。
涉及的利益分配机制也较好地说明了其实质运营方和全面管理的作用。协议双方约定小贷技术与管理输出公司根据管理带来的业绩获得回报。在小贷公司最低回报基础上,技术与管理输出公司获腮本管理费加超额收益分成。同时其按一定比例承担小贷公司不良贷款损失,以此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标准化和规模化效应的优势虽然是明显的,但其挑战同样是巨大的。一是规模化下的小贷技术实现,二是规模化管理的效率问题。此外还有委托—代理风险带来的不信任等问题。
在技术实现中,最大的挑战是技术与管理规模化、标准化和本地化之间的矫正体系检验与调整的问题。关键问题是其在其他区域实现的风控、销售等成熟模式能否在新区域中被复制。至于管理效率,各区域的产品与风控有各自的特点。管理的效率问题便凸显出来,主要是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从运营方切入集团化?
小贷行业对大规模资本产生吸引力,需要小贷业务能够规模化和集团化。单纯做技术输出的规模化固然也不错,但是纵向并购形成行业控股有着更大的想象力。
集团化最直接和最常见的方式是股权控制。但是对于不具备雄厚资本优势却拥有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小贷公司来讲,技术管理输出或许是一个可以满足上述需求并实现曲线集团化的方式。
这种曲线集团化方式可以表述为:优秀的小贷公司通过其成熟的模式经验,成立技术与管理输出公司为批量化小贷公司提供全面“管家”服务,在少量股权甚至没有股权的情况下,获得批量小贷公司的实质运营权;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寻求服务内容、实质控股权和机构形式的转变。
其中一种可能是,其通过小贷技术与管理输出机构的上市或者资本积累,逐步纵向收购小贷公司股权,实现从运营方到控股方的转变。当然,其最后成为小贷行业控股公司还是其他形式的机构,则是另一个问题了。(第一财经日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