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经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6日
文/李石养
看电梯也能看出一个楼盘的品质,选择楼层也有技巧,车位里的“水”也很深除了户型、位置等重要因素,买房中还有一些细节容易被忽视。
在看房中,规划和户型是重中之重。然而,除了规划和户型外,我们仍应当看看诸如电梯、楼间距等非核心要素。
另外,在看楼盘的规划时,我们会了解到相关的配套规划。这里,主要强调你应当实地查看各种配套资源的实际状况,对于没有完成建筑主体的配套资源,则更应当确认其可实现性。配套资源主要确认两点:一是可实现性,二是相关性。
1.电梯虽小事却大
有些人误以为看电梯是多余的,他们不知道电梯对于电梯房的重要性,因为电梯是一旦确定并安装使用就很难再更改的了,出现问题了,基本上只能通过大修、小修的方式来解决。有些电梯的质量的确很差,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可能出现很多问题,这对于业主来说是很大的不安全性因素,对生活也会造成极大的不便。若电梯坏了低层住户可能还可以爬楼梯,高层的住户就会苦不堪言了。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电梯在使用中突然发生故障,那真是很危险的事情。
看电梯
1. 要看品牌。不同品牌代表了不同的品质,如果你对电梯的品牌不了解,可以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或向专业的人士咨询。
2. 要看智能化程度。智能化程度越高的电梯,使用起来越方便,但是一旦出现问题也非常麻烦,维修起来也不见得容易,而且费用都要分摊至各家各户。
3. 要看电梯是否区分为人梯和货梯。一般来说,区分功能会使电梯的使用更安全、卫生和可靠。
2.楼层选择大有学问
对于非别墅而言,楼层的选择不容忽视,而且其中大有学问。较低的楼层(如1楼),如果是在南方,通常会有较高的湿度,防潮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当然了,1楼在南北地区均不是最佳的楼层,因为1楼的房子还可能面临光照不足的情况,卫生状况及私密性也不够好。
然而,较高的楼层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15层以上,光照和通风都非常充足,可是在有大风或阳光猛烈的日子里,根本不敢开窗,室内的温度也要长期依赖空调来控制。
另外,对于有老人、小孩一起居住的房子来说,应当尽量避免太高的楼层。老人与孩子大部分都“恐高”,太高的楼层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安全因素。
太低的楼层或太高的楼层均不是良好的格局,那么,哪些楼层才是比较合适的呢?
一般来说,无论是否是电梯房,3楼和2楼都是较好的居住楼层——当然,也要考虑到楼栋周边的特殊情况,如果楼间距特别小,周边建筑明显更高一些,可能这时的3楼和2楼的光照和通风并不足,自然就不是好的选择了。除了3楼和2楼外,如果是电梯房,4~7层也是不错的选择。8~13层对应的高度通常是空气中悬浮粒子停留的位置,因此,无论是否是电梯房,都不是好的选择。
总体上说,楼层的选择主要还是看楼栋周边建筑的情况,如果周边建筑非常靠近导致楼间距特别小,这时候反而是越高层越好;如果周边建筑特别高,明显高于楼层所在的高度,那么,即使是高一些的楼层也没有什么大碍。任何楼层的选择,都应当根据具体的环境而定。
3.楼间距宜与楼高相仿为好
过窄的楼间距,会使每个楼栋的采光通风不足,增加压抑感。过宽的楼间距,则可能形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房价也可能由此而形成更高的单价成本,最终也会分摊至买房人。
楼间距到底多少为合适呢?楼间距的标准在不同的城市是不同的,因为不同城市的日照系数不一样。另外,不同层高的建筑之间的楼间距也是不一样的。如高层建筑的楼间距要求与别墅的楼间距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合适的楼间距至少也要保证每个户型的每个功能空间每天都要有不低于1小时的满窗口光照条件。所以看房时,要注意观察楼间距是否合适。通常来说,如果楼间距明显小于楼栋的高度,那么基本可以肯定,这种楼间距太窄了,是不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