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6日
25日,游客刘玉秀携家人从上海来到南昌县参加首届梅花节,她为在梅花节上看到20多个品种6000株梅花绽放感到开心。
其实,南昌县梅花节仅仅是拉开了江西“赏花经济”的序幕,进入春季,江西各类“花节”将轮番上演,婺源、赣县与莲花县要办油菜花节,永修要办桃花节、龙虎山要办梨花节,井冈山要办国际杜鹃花节……全国各地游客也纷纷来江西“寻花”,尤其是各地“花节”采取的农旅结合模式,拉长了江西旅游产业链,成为江西绿色产业又一新名片。
游客在婺源观赏美景
现象
赣鄱各地争办花节
25日,在江西一家旅游公司做导游的冯松,接到一个从湖南来南昌参加梅花节的旅游团。
“江西现在有很多地方在推‘花节’,我们除了接江西本省的业务,更多的是接待来自上海与浙江的游客。”冯松告诉记者,现在这种以花命名的节日在江西境内一个接一个举办,不仅仅是春季里有,而是一年四季都有。今年首次成功申办第27届全国荷花节的莲花县,已经开始为此造势就是一例。
莲花县县委书记夏兴表示,莲花县一年四季都有“花节”,春季他们有油菜花节,夏季有荷花节,秋季有桂花节,冬季有红花草节。
无独有偶,南昌县首届梅花节操盘者管帮富也表示,他们也要“一季花”迈向“四季景”,除了春季举办梅花节与樱花节,他们夏季有玫瑰花、薰衣草、月季花,秋季有枫叶与桂花,冬季有红花草。“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也推出了春天到婺源看油菜花、夏天在婺源品波斯菊。
与此对应的是,江西各类“花节”轮番上演,婺源、赣县与莲花县要办油菜花节,永修要办桃花节、井冈山要举办国际杜鹃花节……全国各地游客也因此纷纷被吸引到江西游玩。
赏花游拉长旅游产业链
“在我们这里赏油菜花,还可以体验这里的农家乐,可以住宿,也可以吃农家饭……”婺源江岭景区一家客栈的老板胡新发喜欢这样向游客介绍美景,每个春季油菜花开时,他能赚四五万元。
在婺源江岭村,140多户人家都像胡新发一样开起了农家饭馆,在旺季,农家客栈、旅社每家每天收入上千元。婺源江岭村富起来的模式,是江西“赏花经济”中以农旅结合模式拉长旅游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对此,江西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推广经理严军明告诉记者,通过以花为媒,农旅结合,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消费者前来观赏、品尝、购物、劳作、体验、休闲、度假,可以极大地拉长旅游产业链,婺源正是通过以油菜花为媒延长产业链,还带动了写生、模特、影视等新兴经济的发展。
管帮富也告诉记者,以花为媒,通过农旅结合,可以强势拉动以餐饮、住宿、购物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正是以这种模式操作,去年我们凤凰沟景区樱花节期间最多的一天接待过3万人次游客。”管帮富告诉记者,经过3年多的发展,景区基本形成了吃、住、娱、购为一体的完整体系。
分析
江西生态优势助推赏花经济发展
记者发现,随着“赏花经济”在江西风生水起,全省各地举办的“花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八方来客,“赏花经济”已经成江西绿色产业又一新名片。油菜花、桃花等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作物,更是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互动双赢的“催化剂”。
“赏花经济方兴未艾,折射江西生态优势正在转为经济优势。”记者从江西省旅游部门获悉,新世纪以来,江西实施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生态优势日益明显,江西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59.7%提高到2011年的63.1%,位居全国第二。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3个百分点……
“旅游业是绿色产业、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生态成为我省旅游业的最大优势之一。”严军明告诉记者,婺源正是因为生态环境好,旅游人数与收入连年水涨船高。
其实,整个江西又何尝不是如此!全省近年来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每年以两位数增长。2011年,江西旅游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2012年,江西省旅游收入则突破了1300亿元。
记者观察
婺源模式值得借鉴
江西各类“花节”虽然较多,但是毋庸讳言的是,有的地方的“花节”由于缺乏特点,游客去过一次,就不想再去了。
那么,如何能让自己的“花节”独具个性?快速做大做强“赏花经济”品牌又有哪些窍门?笔者认为,“婺源模式”值得借鉴。
笔者发现,婺源做大做强“赏花经济”有三大奥秘:
首先是政府高位推动。从2007年开始,该县就实施了“花开百村”工程,每年发动百村万户在房前屋后种植桃、李、梨等带花果木,全县各地涌现出一批“桃花村”、“梨花村”、“桂花村”以及“樱花路”、“栀子花路”等。如今,婺源乡村无处不飞花。
其次,婺源的“赏花经济”有自己的个性,不仅是油菜花本身漂亮,还与婺源当地遍布乡野并独具特色的徽派古祠堂、官邸、民居、廊桥、亭阁相融合,同时辅以当地傩舞、徽剧、茶道等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让游客在赏花之余,感受到乡村的别样风土人情。
再次就是“耐得住寂寞”,不急功近利。正如严军明所说,其实婺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慢慢培育这个市场。一开始是一些背包客和驴友、摄影发烧友到婺源来,把婺源的黛瓦粉墙、遍地黄花拍下来,发到网上形成口碑效应。随后政府适时介入,正面引导,支持“赏花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全国各大媒体上进行立体宣传,将婺源的“赏花经济”品牌打响。
■记者洪怀峰、实习生李昌冬子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