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江西2020年六成人口为城里人 林地面积达到104470平方公里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5日

    近日,省政府出台了《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基本形成“一群两带三区”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并划定了重点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等。

  2020年六成人口为“城里人”

  据悉,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江西省国土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环境压力较大,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空间结构不尽合理,空间利用效率偏低。其中,城市、工矿、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增长较快,农产品生产空间有所减少;城市和工矿建设单位空间产出较低,城市和建制镇建成区空间利用效率不高,且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农产品空间和绿色生态产品空间。

  对此,江西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主要目标是:空间开发格局清晰,主要城镇化地区集中全省60%左右的人口和80%以上的经济总量;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6.38%,城市空间控制在2750平方公里以内,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减少到4200平方公里以下,各类建设新增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933.33平方公里以内。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20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3641万亩。生态绿色空间扩大,林地面积达到104470平方公里。

  此外,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城市空间单位面积创造的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更趋合理,粮食和棉油等主要经济作物的单产水平稳步提高等。

  省级以上禁止开发区域416处

  我省还提出,构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国土开发总体战略格局。其中,构建“一群两带三区”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一群”即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为重要节点、以环湖交通干线为通道,加快构建鄱阳湖生态城镇群;“两带”即以沪昆线和京九线为轴线,以重点开发的城镇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镇为节点,加快培育城镇密集带;“三区”即以南昌、九江、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环城高速为纽带,联动发展周边县城和重点城镇,加快建设大都市区。

  根据该《规划》,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其中,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南昌市东湖区等3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34043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0.40%;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南昌市进贤县等6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32857平方公里,占全省79.60%;禁止开发区域则为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湿地公园、国际及国家重要湿地等区域。据悉,我省省级以上禁止开发区域共416处。

  “十二五”期间,我省要对现有禁止开发区域进行规范,进一步界定各类禁止开发区域的范围,核定面积。

  生态环境受益地区要定向援助

  该《规划》提出,我省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行重新布局后,农村人口将继续向城市有序转移,所腾出的闲置生活空间将得到复垦还耕还林还水,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将增加,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城市化地区反哺农业地区的能力增强,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大部分人口的就业和居住以及经济集聚于城市化地区,基础设施共享水平大幅提高。

  同时,建立生态激励型财政机制。在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限制开发区域的县(市、区)维持运转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激励型财政机制。

  此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行下游地区补偿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受益地区采取资金补助、定向援助、对口支援等形式,对限制开发区域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引导限制开发区域人口自愿转移

  《规划》提出,要逐步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将公共服务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现行户口性质相剥离。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劳动者更加充分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推进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鼓励城市化地区将流动人口纳入居住地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体系,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同等的权益。

  江西支持重点开发区域更多地吸纳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转移出来的人口,同时鼓励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降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居民个人申请迁入重点开发区域的条件。对承接较多人口转移的重点开发区域的县(市、区),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同时,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人口逐步自愿平稳有序转移。鼓励居民通过工作、学习、安置等途径迁往重点开发区域,同时鼓励居民向区域中心城镇集聚。支持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跨区域转移就业的能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类劳动者合理流动的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无障碍。

我省主体功能区类型分布

功能区分类                                              范围

 重点开发区域

  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南昌市的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南昌县、新建县,景德镇市的昌江区、珠山区、乐平市,九江市的庐山区、浔阳区、共青城市、九江县、湖口县,新余市的渝水区,鹰潭市的月湖区、贵溪市,抚州市的临川区

  省级重点开发区域:上饶市的信州区、上饶县、广丰县,萍乡市的安源区、湘东区,宜春市的袁州区,吉安市的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赣州市的章贡区、赣县、南康市,以及宜春市的丰城市、高安市、樟树市和九江市的瑞昌市、彭泽县(县城和部分乡镇),其他详见http://xxgk.jiangxi.gov.cn/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

  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南昌市的进贤县,九江市的永修县、都昌县、德安县,鹰潭市的余江县,吉安市的吉水县、峡江县、新干县、永丰县、泰和县,上饶市的余干县、鄱阳县、万年县、弋阳县、玉山县、铅山县,抚州市的东乡县、南城县、崇仁县、乐安县、金溪县,宜春市的宜丰县、奉新县、万载县、上高县,赣州市的宁都县、信丰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瑞金市,萍乡市的上栗县,新余市的分宜县

 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

  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赣州市的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寻乌县,吉安市的井冈山市

  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昌市的湾里区、安义县,景德镇市的浮梁县,九江市的修水县、武宁县、星子县,吉安市的遂川县、万安县、安福县、永新县,上饶市的德兴市、婺源县、横峰县,抚州市的南丰县、黎川县、宜黄县、资溪县、广昌县,宜春市的靖安县、铜鼓县,赣州市的石城县,萍乡市的芦溪县、莲花县

 禁止开发区域

  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湿地公园、国际及国家重要湿地等区域

  文/记者郭宁

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