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5日
原题:“真菩萨”“假菩萨”都要市场化寺庙道观为谁上市?
被曲解的“宗教市场化”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宗教在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国家对健康有益的宗教活动也是积极扶持,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党的十七大上进一步强调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新党章写入了“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我国各类宗教信众,尤其是本土的佛道信众人数也是空前庞大。
“盛世狂欢”――“真菩萨”“假菩萨”都要市场化
每天上亿信徒去祷告、祈福,催生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宗教市场。寺庙道观如雨后春笋,四处兴建,香火、佛像等宗教用品产销量巨大,公众参与宗教活动热情高涨。且不说少林寺、普陀寺、广德寺、武当山、青城山等传统佛道圣地人声鼎沸,甚至很多景区都千方百计想法跟宗教攀上点关系,供个菩萨,建个小庙,以此为卖点招揽游客。一时间,“真菩萨”“假菩萨”都浸染了金钱的味道。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地方在利用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众多寺庙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搞旅游开发时,就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名义,将寺庙道观等文物资源作为普通国有资产纳入企业,进行市场化经营。不少地方甚至出现旅游公司兼并寺庙道观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及企业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占了主导。他们认为,信仰催生宗教消费和宗教市场,对文物资源和寺庙道观进行市场化经营,促使其向旅游产品转化,会充分发挥文物和寺庙道观资源对经济的带动效应。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