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5日
春江水暖,百草回芽。这个春天里,在赣南广阔的乡村,10万余户曾经的危旧土坯房住户,内心洋溢着无比的温暖和感动:他们告别了黝黑破败的土坯房,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度过了一个欢乐的春节。
上雨旁风,无所盖障,春漏冬寒……这是赣南大部分农村危旧土坯房的真实写照。彻底告别土坯房,住上安居房,是赣南数百万人的梦想。
机遇因《若干意见》出台而呈现,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打响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头炮。历史定会铭记,赣南69.5万户、300多万人所居的危旧土坯房改造工程,将从原本需要的30年时间,提速到3年内基本完成。
通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市2012年10万余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户告别了危旧房、住进了安居房,今年30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也已全面启动。这背后,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的殷殷深情;这背后,是赣南百姓安居乐业、与全国人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凌云壮志。
2月22日,村民在于都县罗江乡罗家渡大社区前村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示范点建新房。据了解,该建设点主要集中安置低保户、贫困户、困难残疾户等困难家庭。同时,该集中安置点引进福建客商发展蔬菜种植500亩,可有效帮助安置点村民就近就业。 方名荣 记者王雪梅 摄
10万改造建房户“触摸幸福”住新房
幸福是什么?对于安远县车头镇三排村横江头22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户来说,幸福就是拥有一个能遮风挡雨温暖的家。
2月22日,记者驱车来到横江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白墙灰瓦、青山环绕,好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以前的房子又黑又破,经常漏雨进风,”村党支部书记刘太明拿出以前旧房子的照片给记者看,照片上的横江头破烂不堪,房顶上的瓦片七零八落,到处是残垣断壁,“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出台后,村民高兴极了。村里第一时间组建了理事会,向镇里申请改造。”
镇干部刘鹏介绍,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中,横江头采取统一服务、统一代购、统一发货、统一监管四统一的模式,先后破解了求助难、排队难、买货难、监管难四个难题。经过半年的建设,这里有12户改造户入住了新居。
上联是若干意见送春风,下联是党恩浩荡迁新居,横批是永铭党恩。村民刘良波新居门口的这副对联,道出了赣南人民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的喜悦和感激之情。刘良波高兴地带我们参观他的住房,屋内装修美观大方,客厅、饭厅、阳台等一应俱全。“以前老做梦,梦见有一套新房子,没想到这么快实现了!”
不单是刘良波。自从2012年7月27日全市召开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动员大会,吹响改造危旧土坯房号角以来,在赣南大地,10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住户“触摸幸福”,他们对新居的期盼,在半年之间由梦想变为现实。
3万余驻点“三送”干部结对联系全覆盖
“杨屋村的廖建华已经住进了新房,今天去看看他家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2月21日,宁都县黄陂镇“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以下简称“三送”)干部赵嵩璞惦记着对口帮扶的土坯房改造户。“快请进,来看看我的新房子。”廖建华见有客来访,乐呵呵地招呼大家,“感谢党和政府,还有这些忙个不停的‘三送’干部,今年过年我才住上了新房啊。”
廖建华一直在家种田,农闲的时候就在附近砖厂做零工,虽然有点积蓄,但要盖新房还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年7月,小赵来我家告诉我,政府将帮助村民改造土坯房,不仅有资金补助,还会帮我们设计房屋。”廖建华一边领我们参观他的新房,一边说起他建房的经历。
“我们还能通过手机短信,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建材价格情况。以前砖卖多少钱都是老板说了算,现在土坯房改造用砖,还有钢筋、水泥政府都限定了最高价,帮我们省了不少的钱。” 廖建华说,“小赵还跑上跑下,帮我解决资金短缺、手续报批等困难,让我省了不少心哪!”
如今,房子盖好了,儿子也娶了媳妇,廖建华希望能贷点款,开垦荒山种果树,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为加大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力度,全市3万余名驻点“三送”干部做好结对帮扶,做到每户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户都有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干部挂钩联系、结对帮扶,实现了全市农村土坯房改造户结对联系全覆盖。
二月二十一日,南康市镜坝镇干部在该镇土坯房改造公寓楼集中建设点清理建筑现场。该镇统一规划建设土坯房改造公寓楼可解决二十户困难农户的住房问题。目前,公寓楼已全部完工,部分农户已搬入新房居住。 眭相友 记者吴悦 摄
倾力优先为“五类人员”筑“暖巢”
2月23日,在定南县岿美山镇寨头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点“幸福家园”小区里,低保户黄建超和82岁的老母亲正在自家的新房里忙着做汤圆,高高兴兴准备过元宵节。
“真是没想到啊,我这样的低保户没花一分钱就住上了小洋房。党和政府的恩情,我将永远记在心里头……”黄建超说。村里和他一样在春节前住进了新房的困难群众共有10户。
定南县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中,采取“村提供建房土地和平整土地资金、镇财政兜底包干”的方式,大力实施镇村统建点,优先解决“两红人员”及烈士遗孀子女、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以下简称“五类人员”)等困难群体的住房难题。截至目前,该县已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建设27个统建点,帮助132户“五类人员”住进了新房。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最基本的目标是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户住上最基本的安全住房。我市倾力优先为“五类人员”筑“暖巢”,对没有自筹资金能力的特困群体,由乡村或危旧土坯房改造理事会统一安排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住房面积30平方米左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平房。对分散供养五保户,组织对现有的旧校舍、旧厂(场)房、旧办公楼等闲置房屋进行修缮改造,以低价转让的形式集中安置;或者帮助其购买本集体范围内质量较好的旧房进行置换。对分散建房的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残疾户等特殊困难改造户,建立亲戚、朋友以及干部全程结对帮扶机制,协助其解决建房资金,帮助其早日住上安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