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中国网:剥离驾校涨价中的灰色成本

来源:中国网    作者:邓海建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6日

桩考科目:100元;九选科目:小车200元,大车:300元:路考科目:300元——这些价码并非驾考收费标准,而是湛江市车管所考官索取“红包”的标价。日前,靠收“孝敬费”敛财的40余名考官目前已被调查,湛江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原所长梁志雄被“两规”,“收送‘红包’的利益链”已被揭出,涉案“红包”共计2100多万元。(2月4日《南方日报》)

  前几日,全国都在骂驾校涨价,算成本、算收益,揣测“暴利”后的性价比。但事实上,在驾考成本中,“灰色成本”最摆不上台面、却又扎扎实实存在着。湛江的例子,不过是欲盖弥彰的典型而已。在不少城市,“驾考”潜规则,从来都不是传说,其基本交钱模式就是:学员集中交钱给驾校教练或领队,再由教练或领队孝敬给考官。这让人想起当年房价“晒成本”之风,同样的,钢筋水泥与人工之外,腐败成本怎么计算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居高不下的房价,与居高不下的驾培成本,还真有得一拼。

  收“孝敬费”敛财的40余名考官涉案,“红包”共计2100多万元。数字看起来已然触目惊心,而在这些数字背后,夹杂着更多的疑问:一者,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地方车管所如此狮子大开口,驾校与学员也不是只知道送钱的傻子,权钱交易的背后,究竟有多少马路杀手被“合格”地递上了合法驾照?二者,数十人集体收受红包,这已经不是潜规则、而是彻头彻尾的明规则,甚至明码标价的“价目表”路人皆知,职能监管何在、制度监管何在、公众监督何在、监管不力的“领导责任”何在?三者,据说“个别涉案考官甚至主动上缴了近百万元的‘红包’”,这背后俨然对应着考证制度的溃坏——如果体制不能刮骨疗伤、而只是靠驾照新规在字面上实现“史上最严”,臆想的政策利好能兑现交通秩序的澄明吗?

  在制度无法兜底的情况下,有权力,自然就有寻租。一方面是驾考名额供不应求,考学资源就像义务教育学位一样稀缺;另一方面是驾考程序本就庞杂,电子考未普及的情况下,“人为”的痕迹非常明显——于是,学时少了,花钱解决;排队考试,花钱解决;技术差池,花钱解决……结果自然是越懂得花钱门道的驾校,越有便捷而高效的“考过率”。

  谁也无法说清,驾校报名费中有多少是“打点”的成本,湛江车管所的窝案起码已证明:一个“运气不佳”的学员,要合法领到驾照,恐怕动辄需要垫付上千的灰色成本。眼下而言,这对我们起码有两点启示:一是驾校的高收费,虽有暴利的影子在,或者还有贪腐的线索在,各地驾考中的“红包疑云”还少见吗?二是且慢对驾照新规过于乐观,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肃清驾考中的“深水区”,再严厉的规定恐怕也拯救不了上路的危险。

  驾校的红包,对应着贪腐与渎职,而类似潜规则不能厘清,光骂驾校心狠有什么用呢?

分享: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