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6日
延续了四年的信贷宽松环境,依然看不到结束的迹象。即将发布的1月份新增贷款,再度和过往同期一样,突破万亿元几成定局。
虽然1月信贷规模偏大,与银行“早放贷早收益”的惯性有关,但是2013年恰逢各地新一届政府上任,外加席卷各地的基础设施再度大面积上马、城镇化战略被定为新十年的发展动力,今年全年信贷濒临失控的风险甚高。
实际上,近四年的超发货币虽然未引起CPI的持续高位,但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市场吸收了大量货币,目前正在以各种形式传导至消费品领域。此时,再也不能以货币扩张并不会直接冲击消费品价格为由,任由信贷环境的持续宽松。
短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贷款资产,很容易形成不良资产。过去四年,平台贷款、产能过剩领域、房地产业是信贷投放的大户。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也向外界表示,这些领域面临着违约的风险。在目前银行业总资产已经高达130万亿元、贷款余额近70万亿元之际,信贷再像过去四年那样高速扩张,委实会进一步加剧银行业的系统风险。
除了要严控信贷总量以外,更为重要的则是要调整信贷投放的结构。近年来,中央一再要求,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尤其在信贷资金的投放上,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倾斜。
调整信贷投放结构,还有待于实体经济的复兴,就此而言,大力贯彻“新36条”就显得尤为关键。只有民营经济活跃了,利润回暖了,银行系统才会主动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中国信贷环境持续宽松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信贷的“控总量、调结构”到了必须做的时刻。否则,尚福林主席所言的“当下总资产已超过130万亿的中国银行业面临违约风险”就在眼前。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