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苏渝:A股缘何因一条微博“惊弓”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8日

    □热议

  A股缘何因一条微博“惊弓”

  □苏渝(重庆高校兼职教授)

  1月24日,新浪微博ID“资深金融小邪女”的一条微博迅速引爆国内证券圈,这条微博称:“处长今日下午告诉@资深金融小邪女一个重大消息:IPO近期开闸!立此帖为证!”当天,早盘还“涨势良好”的大盘从最高2362点一口气滑到2287点。

  “资深金融小邪女”何许人也,有能耐把大盘拽下来?笔者查看微博注册信息发现,其简介为“证监会肚子里的小蛔虫”,注册地址则是证监会所在地北京市东城区。正是“证监会”“处长”“重大消息”“IPO开闸”“立此帖为证”这些敏感字眼引发了投资者的猜想,随后引发了链式反应。翌日,证监会针对此事火速澄清,称IPO财务大检查将持续到3月底。言外之意是:3月底之前IPO不会重启。

  为何一条微博会引发股市动荡?投资者惧怕IPO重新开闸的原因又何在?

  目前有800多家排队大军在等待上市,虽然IPO财务大核查已将300多家公司打回了老家,但还有500多家,一旦开闸,即使每天发两家也要一年来消化,这还不包括像新华网、银河证券这样特批插队的大型IPO公司。尽管监管部门一次又一次地表态称股市下跌与IPO发行无关,但在投资者眼里,IPO一直是A股走熊的主要原因之一。难道不是吗?IPO进入“静默期”,股市就大幅反弹了,一说IPO要开闸,股市就如惊弓之鸟,所以,“IPO重新开闸”对股市的负面冲击力无需证明。

  其实投资者也知道,IPO迟早是要开闸的,因为一个健康的股市应同时具备融资和投资两大功能。投资者也并非视IPO重新开闸为洪水猛兽,但他们希望上市的是优质公司,而不是包装漂亮的劣质公司。如今,保荐机构把关不严使新股变脸像翻书一样,投资者若买到这些变脸公司的新股,伤害的还是自己,所以自然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

  更主要的是,“IPO开闸”的传闻打碎了投资者期待新股发行方式改革后再重启IPO的预期。就在1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公告称:以强化市场约束机制为出发点,推进新股发行改革和退市改革,创新大盘股发行方法;推动建立不同市场层次间的转板机制,提供多层次筹融资渠道。这不能不让投资者心生期盼。在这些改革措施没有落实之前,如果IPO慌忙开闸,确实让投资者随时受不了。

分享: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