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5日
2012年3月,赣州晚报社牵手广东省春桃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面向赣南贫困山区小学的“春桃计划”赣南行。这一计划开展后,受到广大市民以及全国各地网友的关注。许多市民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参与“春桃计划”,为赣南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份份精神食粮。截至目前,赣州晚报社“春桃计划”图书捐赠点共收到全国各地捐赠过来的3万册图书。价值40多万元的图书、书柜已先后送往赣县、瑞金、会昌、赣州开发区等地,惠及近30所贫困山区小学的学生。
1月24日,赣州晚报“春桃计划”赣南行再次出发,将4000余册图书及书柜送到了信丰县崇仙乡的布社小学、邓岗小学、桥头小学、荫桥小学、东水小学、西水小学、山坑小学、迳头小学、寨下小学、罗塘小学等10所贫困山区学校,帮助这些学校建起了“春桃希望书屋”,让那些山区的孩子更好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赣州晚报爱心志愿者和小学生分享书中的故事。
赣州晚报爱心志愿者将书籍和书柜打包装车。
学生:渴望拥有课外书籍
1月24日下午,赣州晚报的爱心志愿者冒雨抵达信丰县崇仙乡。这是赣州晚报“春桃计划”赣南行在2013年寒假前的最后一站。
“你们都看过什么课外书呢?”在崇仙乡迳头小学的几个班级,记者对这里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进行了调查。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这里大部分孩子没有读过课外书籍,有部分孩子所知道的童话故事是从长辈那里听来的。三年级的刘洋告诉记者,她喜欢读故事书,在课外只读过《海的女儿》一书,因为喜欢所以读了三遍。当问及书是谁送的时,她高兴地说道:“这是我姑姑去年过年的时候送给我的。”家住山坑村的吴丹丹也喜欢看故事书,但也只有一本课外书。她胆怯地说:“这是我的好朋友张梅在开学的时候送给我的,我很喜欢,虽然它很旧了。”
当记者询问其他孩子有几本课外书时,很多人说只有一本,有的甚至没有。从他们双眸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希望能拥有几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教室:传出阵阵读书声
迳头小学是一所只有50多名师生的边远山村小学,校园环境优美,但上世纪90年代建的砖瓦校舍,教室内斑驳的墙壁和破旧的书桌还是让这所学校显得陈旧不堪。教室里没有安装电灯,由于是阴雨天气,教室显得非常昏暗。但是,这些因素并没有影响孩子们的阅读乐趣。看见爱心志愿者捧着一大沓书来到教室,孩子们眼里充满了渴望与新奇。爱心志愿者将新图书分发给他们后,他们连忙翻开书认真地阅读起来。
记者来到三年级教室外的走廊时,阵阵读书声从教室内传来。这些孩子不仅非常珍惜每一本书,他们甚至按照阅读课文的习惯,一段段读着书本上的文字。其中一名孩子对记者说,他们非常喜欢这些书,里面有很多历史故事和童话书,还有很多作文书,这些书不仅让他们读到了精彩的故事,还让他们学到了不少课本外的知识。
老师: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看着孩子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课外书籍,崇仙中心小学校长赖晓兵也很高兴。他对记者说,崇仙乡是信丰县最为边远的一个乡,距离县城有50多公里。由于地处边远,加上地域面积较大,导致这里的孩子就学条件非常艰苦,不少孩子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便要步行几公里山路才能到达学校。迳头小学三年级的吴煌每天6点就得起床,吃完早饭后,背上自己的书包,带上米和菜,在7点钟左右就从家里出发了。沿着狭窄的泥巴路,走上一个小时左右,她才能到达学校。
赖晓兵说,到了四年级的时候,由于各个教学点的条件有限,这些孩子基本上要前往中心小学才能继续完成学业。很多低龄的学生要住校,在学校里要学会自己洗衣、淘米蒸饭,学会料理基本的生活。
赖晓兵说,十分感谢爱心人士对他们这些边远山区小学的关注和帮助,相信有了“春桃计划”的帮助,这些孩子将更加喜欢阅读,视野也将更加开阔,这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食粮。他们将对每个春桃希望书屋制定科学的图书管理计划,让每一名孩子都能读到这些书,从里面汲取知识。赖晓兵说,一本好书能够改变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信这个道理。(记者廖祥云 实习生袁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