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科学发展又一春 南昌县财政收入突破60亿

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5日

    编者按:

  2012年,南昌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60.4亿元和35.4亿元,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县(市、区)第一。其中,财政总收入比2011年净增15亿元,增长33%。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该县再次实现进位赶超,跃居第75位,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产稳、二产强、三产升”的发展态势。

  南昌县财政收入是如何突破60亿元的?新年伊始,笔者走访南昌县,处处看到的是热闹的施工场面,小蓝经开区车间内机声轰鸣……县委书记郭毅说:“2012年,南昌县按照‘半年有苗头、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的要求,着力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社会大和谐三大工程,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去年,小蓝经济开发区成功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首家由县级政府主导的国家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500亿元,为全县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小蓝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为动力,南昌县迎来科学发展又一春

  去年7月,小蓝经开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落户县域,这在江西尚属首次。用不到1%的县域土地面积,创造全县50%的财税收入,这在江西也属首个。

  小蓝经济开发区是南昌县工业的传统主战场。从2002年成立至今,该区短短10年时间就实现了质的飞跃,到现在已形成汽车汽配、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电机电器、轻纺服装等五大支柱产业。2011年,该区在继成为全省汽车及零部件、食品产业基地后,又获得“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称号,成为江西唯一同时拥有三块省级产业基地金字招牌的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400亿元大关。

  当小蓝经开区升级为“国”字号后,发展中的矛盾也不断凸显。用地指标少、发展空间受限成为制约小蓝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瓶颈”。

  为此,南昌县积极向上争取,深入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按照千亿产业集群、百亿企业方阵、千亿园区板块的目标,支持小蓝经开区拓区至40平方公里,再造一个新小蓝。“南昌县要集全县之力抓好小蓝汽车城产业的发展,把它打造成南昌的千亿产业。”南昌县委书记郭毅介绍说。

  在园区南拓的进程中,南昌县坚持框架建设与功能性建设并重,编制实施供电、供水、公共设施配套等专项规划,加快汽车大道、迎富大道、金沙大道南延及富山大道商务大街、玉湖商贸开发、莲塘河综合治理、污水处理厂二期、集中供热供气等生产性服务配套、生活性服务配套项目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商业、餐饮、中介服务等机构,努力创建最佳人居和创业环境,真正实现“园区城市化、产业现代化、布局专业化、机制市场化”。

  以拼争全国50强为目标,南昌县进位赶超着力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

  2012年11月,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南昌县再次实现进位赶超,跃居第75位,离“拼争全国50强,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目标只有一箭之距。如何实现这一步跨越?南昌县认识到:要拼争全国50强,需要更多的千亿产业来支撑。

  小蓝经开区作为南昌县工业的主战场,越来越多的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在这里聚集。

  就在去年4月,南昌县33个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在小蓝经开区开工,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医药医器、电子机械、物流等产业,项目总投资51.31亿元,用地面积3088.2亩。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110.51亿元,上缴税收6.5亿元,安排就业约1万人,为南昌县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要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打造成为小蓝经开区的首个千亿产业!”雄厚的产业基础,这是南昌县的底气和信心所在,也是小蓝经开区的雄心所在。依托江铃股份、江铃控股等5个整车项目和美国伟世通、李尔内饰、上海宝钢等91个零部件项目,小蓝经开区已经唱响了“江西汽车看南昌,南昌汽车在小蓝”的品牌效应,扛起了引领江西汽车工业发展的“大旗”。到2014年,按照1:5的比例,整个汽车及零部件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

  与汽车产业并驾齐驱的是南昌县的建筑产业。南昌县早就有“建筑之乡”的美誉,2011年建筑业产值近400亿元、利税超20亿元,建筑业从业人员近15万人。

  去年12月,南昌县专题研究规划建筑产业发展布局,提出打造全省首个千亿建筑科技产业园的战略规划,力图通过产业集聚的方式,更快地形成产业链。今年3月,该县还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发展建设建筑强县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打造江西省千亿建筑科技产业园实施方案》,规划在小蓝经开区内、濒临赣江之畔建设一个建筑科技产业园,带动南昌县由“建筑大县”向“建筑强县”转变,其远景目标就是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千亿建筑科技产业园,到2016年,争取年完成建安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税收35亿元以上。

  食品和生物医药是南昌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县里力图把食品和生物医药合并打造成500亿元产业,依托食品产业优势,吸引100家左右食品饮料企业入驻小蓝经开区,同时围绕行业龙头,加大医疗器械、设备类企业及配套企业招商,力争到2015年,把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打造成500亿元产业集群。

  以全国“统筹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试验区”为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从由“市郊县”向“城市副中心”目标迈进,到“拼争全国综合百强县,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南昌县一步一个脚印,正在快速融入大南昌。

  按照“对接大南昌、融入大南昌”的思路,南昌县要完成的便是从“市郊县”到“市县同体”的历史性转变。然而,摆在决策者面前的头一道难题,便是“市县不同体”现状的客观存在。而“市县不同体”的特征,主要便体现在交通、城建等方面的标准差异。要使县城与南昌城区实现无缝对接,关键便在于弥补这些差异,在道路、排水、绿化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建设。

  南昌县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及打造昌南组团的历史性机遇,全力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试验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以城市建设的标准来推进各项工程的实施。在此标准下,该县一些已经建成的城市道路,平均每公里的投入高达4000万元,已经达到了高速公路的资金投入量。

  着眼于从“南大门”到“南中心”的定位之变,南昌县还致力于打破县域内条块分割的制约,坚持把莲塘核心区、小蓝经济开发区、象湖新城区和向塘商贸物流区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统一管理,促进四位一体、互动发展。

  好风凭借力。抓住加快构建核心增长极重要战略支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南昌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繁荣城市产业,实现了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提升。特别是加快推进了总投资60亿元的向塘铁路公路枢纽型物流基地建设,一个2000万吨货物吞吐量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呼之欲出。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恒大五星级酒店、茵梦湖等商贸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昌南组团商贸服务水平和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作为江西的农业大县,南昌县在工业兴县的同时,实行城乡统筹,坚持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该县坚持推进民生共享普惠,不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连续五年县财政累计投入13.5亿元,推进就业、保障性住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241项民生工程建设,社保、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覆盖率由2001年的45%提高到2011年的100%,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

  面对新的一年,南昌县将在“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既定目标指引下,全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开启构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重要战略支点新航程。(熊军 曾艳芳)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