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作者:何欣荣 王淑娟 陈雯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8日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7.8%,与前三季度相比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较上一年则回落1.5个百分点。
7.8%的增速,创造了新世纪以来的最低值。但我国的经济重点已转向质量和效益,要通过去除经济增长中的水分、深化改革来释放正能量,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经济增速整体下台阶 8%左右或成常态
去年年初,多数人预计中国经济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增长8%—9%。但事实与预计几乎完全相反: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分别为8.1%、7.6%和7.4%。在“稳增长”政策助推下,四季度才回升至7.9%。
查阅统计资料可发现,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从未低于8%。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从未低于9%。2012年7.8%的数据,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速整体下了一个台阶。
“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环境下,我国进入经济低谷不可避免,去年能保持7.8%的增速已经很不容易了。”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科智讯专家汪德华指出。
还有不少观点认为,从人口、土地和资源环境各种要素的变化看,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很低,8%左右的增速可能是一个常态。
在增速下滑的同时,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改善趋势。这表现为:对外需的依赖度进一步降低。2012年,我国的外贸增速下滑至6.2%,对GDP的贡献率为-2.2%。今年出口虽然会有所回升,但普遍预计也只有8%—10%的水平。
其次是消费取代投资,成为三驾马车的主动力。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最终消费对GDP贡献是51.8%,资本形成贡献50.4%,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贡献-2.2%。
值得期待的是,我国居民的负债水平比较低,未来有从银行增加贷款的空间。而消费信贷的发展,将进一步拉动内需。此外,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增速跑赢GDP,只有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扩大消费才有基础。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