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7日
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生态立省、绿色发展”,从“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成效不断显现。
从60.05%到63.1%,森林覆盖率稳步上升,稳居全国前列,绿色生态江西的根基不断夯实,形象不断提升,品牌不断擦亮。
从生态建设,到生态保护,到转方式发展生态经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亮点不断呈现,后劲不断增强。
矢志不渝,构筑生态新高地。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牢牢抓住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线,奏出了一首雄浑激昂的生态与经济发展协调曲。
用心植树,用情护水,体现出省委省政府高举生态建设大旗的信心和决心
让江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是省委省政府执政为民的追求,是赣鄱儿女孜孜以求的目标。
2008年5月,省委书记苏荣在泰豪论坛上提出,保护好江西的生态,一要植树,二要护水。植树关键要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力求做到“白天看不到村庄,晚上看不到灯光”。
同年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决定,掀起了全省造林绿化的新高潮。
号角嘹亮,鼓点激越。“一大四小”工程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调研工程建设情况,省四套班子领导2009年起连续四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参加植树团拜活动,既改变了传统的拜年方式,又推动了全省造林绿化进程。
用心植树,用情护水。省财政每年投入3亿元,带动全省投入造林绿化资金近300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树立了江西在全国的崭新生态品牌。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五年来,全省森林资源实现了“五增长、一提高”,即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林地面积、有林地面积、毛竹林面积实现增长,林分质量得到提高。“一大四小”工程,实现了我省造林绿化规模的历史性突破,有力地提升了城乡绿化水平,成为继“灭荒造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我省生态建设的又一座里程碑。
爱护青山绿水,珍惜青山绿水,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唱好生态保护大戏的勇气和情怀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青山绿水,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青山绿水,江西举全省之力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牵涉面广,难度不小,如何入手?省委省政府的答案是,以百姓生命健康为重,大力度、全方位、立体式开展生态保护,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炽热的情怀。
“五河一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足音铿锵。以提升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水污染治理工程为重点,该工程使全省水质进一步改善。
农村清洁工程,特色鲜明。我省创造性提出的符合江西农村实际的“3+5”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正在一步步改善江西农村的生态环境。
重金属污染治理,行动果断。通过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对因重金属污染严重失去生存条件的村庄进行整体搬迁等措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
五年来,江西的生态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由76.3%提高到81.8%,11个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