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张巨明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5日
时至年末,信贷政策再度引发人们的关注。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四季度例会指出,2010年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均衡放款。
会议认为,虽然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但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迫切。
23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再次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对2010年信贷工作作出部署。
根据《意见》,明年将继续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农业和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新开工项目的贷款。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信贷政策有保有压,可以促使产业结构加速转型,进一步发挥信贷在“保增长、调结构”中的作用。
根据规划,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行重点支持,通过积极研发适销对路的金融创新产品,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加大配套金融服务;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项目的金融扶持,支持发展低碳经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多种形式的低碳金融创新产品,加大 “绿色信贷”的投放力度;对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不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另外,新政策还鼓励银行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并要求完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
何世红分析,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国家通过信贷投放,限制部分高耗能、低效率企业的产能,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促使中国经济向着低碳方向发展。
《意见》指出,对于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符合银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要及时高效保证信贷资金供给;对于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技术标准、项目资本金缺位的项目,不得提供授信支持;对属于产能过剩的产业项目,要从严审查和审批贷款。
何世红表示,目前经济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的研发、企业的深化改革,都离不开信贷的支持,因此,金融机构应该有所作为,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供必要的支持。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