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4日
创新园区板块服务模式,推出“四四二”风险分担模式,为全市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使中小企业获得应急资金百亿元……青岛担保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担保中心”)自1999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设立成立以来,作为国内首批专业类担保机构之一,在解决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降金经营风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百亿元解困中小企业
作为我市规模最大,综合能力最强,省内综合排名前三位的担保机构,青岛担保中心在成立时,注册资本为5.5亿元,净资产约7亿元,而目前,该公司在保额约30亿元,银行授信额度约50亿元。2011年5月,青岛担保中心经市政府批准,由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成为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华通集团按照市政府要求,调整青岛担保中心经营模式,由以服务大项目建设为主,转变为以服务我市中小企业融资为核心工作。三年多来,青岛担保中心紧紧围绕市政府赋予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中心任务,直接服务我市中小企业200多户,累计担保额60多亿元,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急周转资金百亿元。
青岛担保中心在职人员近70名,内设担保部、投行部、风险控制部等9部门,实行以项目评审委员会为核心的三级风险管理体系。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模式以融资担保业务为主体,以政策性还贷周转金服务,各类保函服务,小额直接融资服务,发行集合票据、集合债券服务,引导风投、创投投资服务,配合投行推进企业创业板上市服务等为补充,根据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帮助企业定制融资解决方案。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的需要,辅之以相应的融资手段。
在青岛担保中心服务过的企业中,赛轮股份、恒顺电气等已成功上市,昌盛日电等十余户企业成功引入了战略投资,实现了与青岛担保中心共同制定的融资规划,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服务地方特色经济
2009年,青岛担保中心创新推出集合担保业务,先后组织家电配套企业群、高铁配套企业群、制鞋行业企业群等共数十户企业,集中开展银行准入、授信、贷款业务,创新了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在央视经济频道、央广新闻网作为成功范本向全国推广。2010年以来,青岛担保中心在市经信委、财政局帮助下,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应急还贷周转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过渡到期银行贷款,大幅提高了中小企业资金利用率和
驻
利润率,切实为企业解决了困难。
为了配合青岛市建设“文化强市”新格局,打造“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的战略规划,青岛担保中心共为42家文化企业担保融资近2亿元,有力地配合了协会的工作。
2010年,青岛担保中心在市商务局、市财政局的支持下,增加注册资本约3000万元,专门用于扩大对外贸出口企业的融资支持,两年多来青岛担保中心为我市外贸类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近13亿
青省人大代表参观视察青岛担保中心。
元,工作得到了上述部门的一致认可。
2011年,青岛担保中心与市科技局、青岛银行合作,建立初期担保规模1亿元的科技企业融资平台,三家出资主体采用“四四二”的出资分摊模式,通过担保杠杆的放大效应,以较少的资金投入,为我市科技类企业争取更多的融资支持。据不完全统计,通过采用该模式,我市中小企业由此获得应急资金百亿元。
据悉,该模式由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共同出资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参与各方贷款风险共担,各尽所能为企业让利,开创了我国北方地区银行与担保机构分摊风险的先河。
另外,在科技园区板块服务模式创新上,青岛担保中心配合政府的产业政策,建立面向各类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服务网络,有效利用政府公信资源,选择特定企业群体予以重点支持。目前,青岛担保中心已与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同设立区内企业融资平台,政府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风险共担。政府打包推荐一批优质企业,协调园区内相关部门、银行、融资机构共同提供便捷的绿色通道服务。此外,青岛担保中心还联合青岛市科技局启动了创新型小企业直通车计划,开展“创新易贷”业务。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