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4日
从成立至今的4年多时间里,温州小贷公司从未像2012年这样“喜忧交加”。
这一年,因为金改,小贷公司喜事连连: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入围资格招投标制度率先在温推行;在外温商回归设立小贷公司取得新进展;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应运而生;小贷公司私募债、私募股权、同业调剂拆解等创新业务有望为小贷公司融资拓路。
这一年,因为金融风波,小贷公司经营者却又忧心忡忡:小贷公司不良率有所上升;房产顺位抵押、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为小贷公司贷款风险保驾护航的相关业务停滞不前;不少小贷公司开始收缩战线,银行贷款还掉不用了、增资扩股的意愿下降了,这与市金融办对每家小贷公司期盼的“贷款余额20亿元,人员配置30人”的理想规模仍有不小差距。
借助金改东风,行业扩张提速
机构数量规模双增长
喜
发展小微金融,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是此次温州金改的重头戏。
借着金改东风,这一年,温州率全国之先推行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入围资格招投标制度,并推动在外温商回归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温州小贷公司在数量与规模上都有了显著提升。
据统计,2012年,全市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6家,其中已开业5家,筹建21家,新增数量较前年末增幅达100%。截至去年11月末,全市31家已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121.7亿元,资本净额99.7亿元,较前年末增幅分别为10.1%和20.0%。
2012年,温州小额贷款公司可贷资金规模达125亿元,平均可贷款规模4.17亿元/家,全国平均贷款规模仅0.95亿元/家。温州小额贷款公司的规模和业务发展,不仅在省内,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瑞安华峰小额贷款公司的可贷资金达14.7亿元,已经达到了村镇银行等小银行的经营规模,预计这样规模的小额贷款公司还将在温州陆续产生。
这一年,温州市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应运而生,成立地级市小贷公司协会在全国也是先例。借助这个平台,温州小贷有望对同业调剂拆借、小贷公司再融资中心、私募股权、私募债券等金融创新业务先行先试,阻碍小贷公司做大做强的融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张震宇在去年11月底的金改细则发布会上说,金改细则中“小贷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内容,是浙江省政府给温州开的一个特例。他说:“要做大做强小贷公司,只能扩宽资金来源。让优质的、上规模的小贷公司到资本市场上融资,有利于小贷公司走出一条稳定的融资之路。”
“金改十二条”中提到“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变身银行”成了小贷公司共同的梦想。去年5月份,《第一金融》对全市28家小贷公司进行调查,其中21家小贷公司希望成为村镇银行。张震宇透露,目前温州苍南联信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的申报材料已经完成,正泰小贷公司初定和银行的占股比例是各20%,目前还在洽谈之中。联信小贷公司的总经理朱良建说,现在初步上报的占股比是银行33%,民资67%左右,但还需要和银行协商。温州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转为村镇银行的过程中,小贷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如作为主发起人,和现行的银监会的政策有一定抵触,但是作为双主发起人是否可行,银监会正在进行有效评估和可行性研究。
风险隐患增多,成长瓶颈难破
小额信贷前行路漫漫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