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要雪梅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9日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调结构、促消费”仍然是明年经济政策的支持重点。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中国经济求得长远发展的根基所在。会议强调,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消费是未来结构调整的重头戏。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特别是提升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对扩内需起着重要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重要任务。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城镇化也是扩内需举措的新亮点。要想真正扩大消费,必须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变成城市人,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刺激消费增长,增强经济增长后劲。
对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但关系到财富分配问题,还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层面。“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已经有所落后。发展多元结构、放宽农业人口转移政策可以增加消费动力和活力,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今年中央财政安排320亿元实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基础上,会议强调明年中国将继续实施这些政策,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
官方数据显示,以家电下乡为例,今年以来家电下乡产品的热销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截至11月末,全国已累计销售下乡家电3061万件,实现销售额560亿元。
何世红认为,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60%,代表着一定程度的消费能力。面对这样一个广阔的农村市场,企业还要建立便于农村消费者购买的销售渠道,制定适应农村市场的宣传策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