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6日
目前是担保业的“寒冬”,主动退出融资性担保业务不失为自保的明智之举。资料图片
时近年底,企业资金需求旺盛,而融资、担保的敏感话题也再度发酵。昨日记者获悉,厦门市经济发展局近日公布了“关于同意注销3家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批复”,对厦门磐融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厦门中信联合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厦门丰元融资担保有限公司3家机构的融资性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予以注销,这意味着这3家公司将不再从事银行贷款等的融资性担保业务。
记者了解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批量的担保公司退出融资性担保业务。两个月前,福建中兰德、厦门金泓宇、福建省泉祥、厦门中鑫、福建建银、厦门璟源等6家融资担保公司,向厦门经发局申请退出融资性担保业务,最终得到批准。
厦门市担保典当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是担保业的“寒冬”,主动退出融资性担保业务是企业的正常选择,也不失为自保的明智之举。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担保公司退出的仅仅是融资性担保业务,只是不能再从事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等业务,而对于非融资性担保业务,比如诉讼保全担保、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履约担保业务没有受影响,同时这些公司也可以开始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以及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等业务。
事实上,融资性担保业务是很多担保公司的一项主要经营收入来源,他们的客户来源主要是“银行挑剩下来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向银行贷款,但因能提供的抵、质押物不足,或有瑕疵而得不到银行充分认可,这时候融资性担保公司作为银行的“第一道风险墙”,通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起到了提高中小微企业信用增级的作用,使本来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得以”破解”,从而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