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9日
截至11月底,全市小贷公司贷款规模121.7亿元,占全市总体贷款规模不到5%,而在温州的企业中95%都是小微企业,这导致温州的民间借贷非常活跃。
商报讯 昨日,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张震宇在第二期“温州金融改革讲堂”——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业务培训上透露,力争省内首批小贷公司私募债在温州试点发行。温州将借金改之机,利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和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两大平台,集合3-5家小贷公司发行私募债券扩大融资。
温州金融体系中,小型新型的金融机构规模小、数量少,不能满足温州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据温州市金融办统计,截至11月底,全市小贷公司贷款规模121.7亿元,占全市总体贷款规模不到5%,而在温州的企业中95%都是小微企业,这导致温州的民间借贷非常活跃。据市金融办统计,温州70%的中小企业没有与银行直接发生借贷关系。“温州这次的金融风波,民间借贷透明度低、信用体系不完善、风险管控弱、手续不完备、期限短的缺点都暴露而出。”张震宇说,小贷公司应该吸收地方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双重优势,在符合小贷发展范围内做强“单体”的服务和管理能力,再利用温州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的平台形成“合力”。 “温州已开业小贷公司31家,正在筹备22家。假设每家小贷公司资本金做到10个亿,贷款规模20亿,那么如果开到60家,贷款规模就有1200亿。这样的规模相当于排在工、农、中、建之后的一家国有股份制银行,将会为地方经济发挥巨大的作用。”
然而小贷公司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发展壮大。“以往小贷公司通过银行融资的老路,已经越走越窄。”张震宇说,通过银行融资一方面期限短,半年期的贷款除去申请和还款等手续,真正拿在手上用的时间仅有5个月;另一方面,宏观政策对放贷规模的紧缩会直接制约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一些小贷公司为了偿还银行到期贷款经常需要寻找过桥贷款,大大增加了小贷公司的融资成本。张震宇说:“小贷公司必须挣脱这一套牢在小贷公司脖子上的绳索,摆脱银行的掣肘。利用温州金改先行先试的优势,积极寻求小贷公司业务的拓展,探索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近年来,市政府也在为小贷公司开辟小贷公司可向股东借款的新路,“但因为借款的利率与银行贷款的利率相同,使得很多股东的积极性并不高。”
“到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把我市优质的、上规模的3-5家小贷公司联合起来,去发行小贷公司私募债,将有利于小贷公司走出一条稳定的融资之路。”张震宇说,私募债的使用期限可以有一两年,比银行融资期限更长,且募得资金用途更灵活。同时,利用资本市场期限长、利率固定、资金可操控性强的特点为小贷公司创新融资方式,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方向。
>>>相关链接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建设,积极探索业务创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温州金融改革讲堂”第二期主题定位“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业务培训”,并于昨日在瓯海金融服务区开讲。各县(市、区)金融办、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分管领导,和全市已开业的31家小额贷款公司、8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总经理等参加,市金融办、金融局相关负责人就民间资本参与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设想、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创新、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管等方面内容作介绍。下面为讲堂的部分内容。
民间资本参与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利益思考
——温州市金融办副主任、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马兴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银行债权收购的主体。按其渊源有:长城(农行)、东方(中行)、华融(工行)、信达(建行)。可能的突破是,我国现存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完成政策性不良资产收购任务,都已开始纯商业化资产运作。
从实质性分析,固有的经营模式已导致路径依赖的习惯性做法及利益链,阻碍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
民资公司参与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双方是有合作的交集:民资公司阶段性持有银行不良资产,可以为某股东、母公司获得信贷及利率成本优惠;银行则短期消除了不良资产,新增贷款,通过时间换空间的策略置换,改善了资产结构。
设想建立以资产经营为枢纽的成本管理与有效保全转让的市场体系,前期通过银行支持和打包,签订合作协议,可细分民资成本与总体收益;后期通过司法有效保全,交易环节合缝,政府服务到位。从而,形成较完全意义上的商业化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即达成很好的政策性效果,又防范化解交易风险,形成民资与银行共赢。
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渠道创新
——市金改资本市场培育办公室副主任张将来 市金融办监管处处长张晓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