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8日
近日,深圳一家投资公司悄然推销一只“基金”:门槛30万元,年收益超过10%,且保本、保收益。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只“基金”募集资金最终流向是深圳一家小贷公司。
不独深圳这家小贷公司,由于资金紧缺局面始终未能得到缓解, 在广州、杭州等地,不少小贷公司正在试图通过民间网贷平台、第三方理财机构,以发行理财产品、委托贷款等方式,向民间筹集资金。
本报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在此过程中,银行、信托公司均活跃其中,并从中获得不菲收益。
融资手法“创新”
据上述深圳投资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基金拟募集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期限为18个月,认购起点为30万元。根据认购资金的多寡,收益率也有所不同。其中,30万元~60万元,年收益率为10%;60万元~100万元,年收益率为10.5%;100万元以上收益率为11%。资金最终使用方为当地一著名小贷公司。具体用途为发放贷款、购买该小贷公司信贷资产等。
据称,这款基金“保本金、保收益、保增值”,投资起始日后的前9个月,每月向投资人支付收益。满9个月后,按月等额归还本金并支付收益。
这名工作人员称,为控制风险,其为这款基金上了“双保险”,投资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而其他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投资公司认购其中的1%,有限合伙人认购99%,小贷公司亦须为这笔资金提供担保,到期后无论发生何种情况,小贷公司必须全额还本付息。作为普通合伙人,还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担保,如到期后不能兑付,所有责任由其承担。
“在做这个基金之前,我们对这家小贷公司进行了风险评估,所有程序都走了,风险太大我们不会做。”这名工作人员说,成立以来,该小贷公司年净利润增长率都超过50%,年化投资收益率超过30%,贷款不良率在2%以下。
“还是因为资金紧张造成的。”深圳中恒泰小贷公司高管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小贷公司的资金仍然非常紧张,今年以来,银行对小贷公司的贷款持续收紧,而且比上半年更困难。虽然今年各地政府出台不少政策拓宽小贷公司融资渠道和比例,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有些小贷公司今年未能从银行得到一分钱的资金,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虽然能从银行贷款,但并不能满足业务需求。
深圳泰安易贷小贷公司人士亦证实,该公司从成立至今,都没能从银行得到过贷款,其资金全部来自注册资本金和股东借款。“从银行贷款太困难了,尤其是今年。”他说。
本报记者获悉,为了打破资金瓶颈,深圳不少小贷公司都在寻求与第三方理财机构、网络借贷平台合作。实际上,除了深圳之外,其他地区亦有小贷公司采取类似做法。去年成立于浙江杭州的经钱网,其一大业务便是帮助小贷公司融资。近日,本报记者以小贷公司需要资金为名向其咨询时,其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已经与不少小贷公司进行了合作,而且目前此类业务量也很大。
而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竞争激烈,一些成立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纷纷将业务向地市“下沉”,除了城商行、农商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外,其重要的目标就是与小贷公司合作。通过成立基金、发行“理财产品”等形式,为小贷公司筹集资金。
“影子银行”趁机掘金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上述深圳小贷公司募集资金过程中,有“影子银行”的身影出现。深圳当地一家村镇银行为这笔资金提供了流动通道。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