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2日
编者按:近几天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连续对中国资本市场进行调研发声,从财经年会到南京上海调研,再到“上证法治论坛”。郭树清称,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不是空洞的口号,相信各种积极因素的能量会持续长久地释放出来。切实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不管涉及到什么机构,什么个人,都不容许手下留情、法外开恩。郭树清年末密集发声,阐述资本市场发展方向——
时间:12月8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第三届“上证法治论坛”上发表演讲
郭树清:八方面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不许法外开恩
日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第三届“上证法治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要特别注重健全制度、特别注重严格执法、特别注重惩戒失信、特别注重依法行政。切实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打击力度。不管涉及到什么机构,什么个人,都不容许手下留情、法外开恩。证监会拟成立专门机构,全面掌握、评价市场主体诚信状况,强化在行政许可和监管执法环节对于失信主体的惩戒和约束。积极研究推进行政和解执法模式创新。他还表示,合理界定监管的职责边界,下决心再取消、调整一批行政许可项目。对于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及时、公开予以查处。
郭树清坦诚资本法制建设存在问题
郭树清坦诚,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与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待、投资者的意愿相比较,我们深深感到差距还是非常的显著。市场内幕交易、欺诈发行、违规披露、侵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监管工作中不依法办事、不规范执法的现象仍然存在,执法不严、惩戒不够、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的问题还相当突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少数人处心积虑蓄意违法、钻法律漏洞的原因,也有许多人不懂法、不知罪与非罪的原因;既有法律条文薄弱,责任规定过轻的原因,也有照顾行业发展、执法裁量失之偏宽的原因;既有传统的人情世故文化影响的原因,也有不愿意费力、怕受到打击报复的原因;既有监管资源紧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不顺,多方掣肘、执法效率低下的原因。
尽快启动《证券法》修订工作
目前,《基金法》修订已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希望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完善后尽早出台。《证券法》自2006年修订实施已有7年时间,证监会最近组织力量对《证券法》实施效果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希望能够正式启动修订工作。今年国务院对《期货条例》进行了专门的修订,希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加快制定我国的期货市场基本法。
回应"选择性执法"没有任何上级领导找我打招呼
我们清楚地知道,市场上对我们会不会选择性立案、选择性执法,有没有因为外部干扰而“放水”,仍有某种怀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其实是没有根据的。由于科技的迅速进步,重大违法违规交易必然会留下痕迹,犯罪分子侥幸逃脱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人士主动参与市场监督的热情日益高涨。近两年,发现案件线索的渠道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除了原来的交易所监察、日常监管和媒体反映,来源于投诉举报的案件线索快速上升,已经占到全部线索的24%。顺便向大家报告,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年多里,没有扣压任何一份举报,放掉任何一个线索,而且,也从来没有任何上级领导找我打招呼、说人情,影响我们正常办案。
希望社会公众参与市场规则制定唱衰唱多者应公开投资身份
我们希望社会公众以广泛有序和理性讨论的方式参与到市场规则的制定中来,因为这更能保证法律和政策充分地反映利益各方的诉求,从而也更好地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从市场公平性来考虑,对股票看多看空、对市场唱涨唱衰都没有关系,是评论员、研究员、投资者也都不成问题,或者三者兼于一身,也并无妨碍,但是,我们希望相关人士从诚信出发,能公开自己的投资者身份,因为,这样才能减少对别人的误导,避免可能形成的角色利益冲突。在存在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的条件下,这样做更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