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2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考察工作,他强调,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
7日至11日,习近平在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朱小丹陪同下,来到深圳、珠海、佛山、广州,深入农村、企业、社区、部队和科研院所进行调研。习近平表示,这次调研之所以到广东来,就是要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8日上午9时许,莲花山公园,游客络绎不绝,习近平来到这里,向伫立在山顶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俯瞰深圳市的繁荣景象,习近平感慨地说,我们来瞻仰邓小平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离开前,习近平挥锹铲土,种下一棵高山榕树。
一路上,习近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深化改革开放,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几天来,习近平还先后到深圳市罗湖区渔民村、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珠海基地、广东工业设计城、顺德区黄龙村和广州东濠涌,了解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看望困难群众。他希望广东继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习近平还考察了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珠海横琴新区,勉励深圳、珠海深化粤港澳合作,努力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考察结束时,习近平听取了广东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汇报。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切实改进作风,脚踏实地创造新的更大的业绩。
新闻延伸:
习近平粤行重温改革路 专家称意义不亚小平南巡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7日至11日在广东省考察调研,短短五天内,接连视察深圳、珠海、佛山、广州等改革前沿地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强调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北京专家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考察既有象征性,又有实质性,其所传达出的信息表明,中共将继续二十年前邓小平所确立的改革开放道路不动摇,给国内国际以信心,给很多关注中国改革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其意义不亚于邓小平1992年“南巡”。
习近平在考察时表示,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外界注意到,习近平接任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视察,选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并向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对此,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表示,中共十八大重新确立了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首次离京视察选择象征改革开放道路的深圳市,其意义在于,中国将坚持邓小平确立的改革开放道路不动摇,给国内国际以信心。
习近平在考察中表示,希望广东继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对此,何茂春表示,广东在中国外资外贸中占据半壁江山,中央在“十八大”后将调研的重点放在广东省,是对广东省、深圳市改革探索的肯定和鼓励。
习近平在考察中提到,现在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何茂春认为,广东省和全国的对外开放和改革一样,目前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是继续沿着过去模式摸索“过河”,还是从深层次入手,在经济体制,经济管理,经济模式和经济理念等方面有所创新,需要探索新的出路。在明年“两会”之前做深入调查,对重新规划南方对外开放前线、对如何发动中国的改革有很强的实质意义。
媒体特别注意到,习近平在视察过程中不封路、无红毯,进入困难家庭访贫问苦,同一线企业就经济发展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对此,何茂春认为,民众对发展和改革有新的期盼和要求,对未来有新的希望,中央零距离的听取各界意见,相信能听到真正的民心民意,对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或许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北京观察人士称,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过几年可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可以说,当下中国进行的改革的不但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比起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解决问题的实力、能力大大增加,综合平衡、协调管理的改革经验也不断积累。当然,中国如今面对的改革问题,也比上世纪90年代更为复杂、难啃。因此,此次实地考察调研经济,意在振奋民心,凝聚共识,体现出中央在经济决策上的科学性,料在后续经济决策的制定上,新一届领导集体将继续听取各界意见,进行综合平衡的考量。有理由相信,中国深化改革的步伐将会加快,或许还会有出人意表的大手笔。(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