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理财频道>> 理财故事 >> 正文内容

丈夫破产 妻子用20多张信用卡“堆”出奢侈生活

来源:今日早报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1日

    棕色盘发,毛领外套,脚蹬暖靴,已经40岁的刘琴,打扮得像位贵夫人。尴尬的是,昨天下午她所站的地方是上城区法院10号刑事法庭被告席。

    “被告人透支数额巨大,建议在5年6个月至7年6个月之间判刑,并处罚金。”听到检察官的量刑建议,刘琴整个人僵住了。

    上周五,在同一个位置,刘琴的丈夫涉嫌同一个罪名——信用卡诈骗罪受审。检察官指控刘琴和丈夫周某在明知自己有数百万负债,又无稳定收入的情况下,为个人花销等用途,多次恶意透支信用卡。23张卡透支超过130余万元,且肆意挥霍资金。

    而两年前,他们还过着让人羡慕的富足生活,保时捷和奔驰换着买,名下至少三套豪宅,刘琴购买珠宝首饰和家私,随手就甩出上万。

    转眼之间,两人变得几乎一无所有,而且双双面临5年以上、10年以下的重刑。

    1973年的刘琴和小她一岁的丈夫周某都是杭州人。早在2005年,她就买了一辆保时捷。刘琴说,买保时捷的钱是她做服装生意赚的,2003年至2006年,她曾在杭州中星外贸做外贸服装生意。

    到了2008年,她和丈夫名下,除了彩虹城两套豪宅之外,在三墩兰桂花园还有一套大房子。

    2009年,夫妻俩把彩虹城的一套房子卖了,花80多万买了一辆豪华奔驰车,其他的钱用于周某投资开公司。

    可是,夫妻俩于2007年和2009年先后投资的两家公司,都没有正常运转起来。一家停业了,一家基本没开展正常经常营,更别说盈利。

    但奇怪的是,在2008年前后,刘琴和周某的日子过得却相当奢侈,每个月都有多次超过万元的消费。

    根据刘琴的说法,2008年之后,她主要管家事,但奢侈消费比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两次她到深圳购买参葺,价值分别为37280元和22320元。珠宝首饰也是刘琴喜欢的东西,她曾经在一周里分两次购买了22560元和26130元的首饰。

    平时,刘琴还喜欢吃西餐,到杭州大厦购物,美容足浴。丈夫公司经营不见起色,看不出对她的消费有什么影响。

    “富足”生活原来全靠透支

    为翻本不惜代价却仍亏本


    直到今年3月27日,丈夫周某被警方刑事拘留,刘琴也被刑事传唤,他们的“好日子”才就此到头。

    警方从周某和刘琴手中分别查到12张和11张可透支的信用卡,其中最高一张可透支49万元,最少的也可以透支1万元。

    刘琴说,2010年6月以后,由于丈夫的公司经营不好,经济上出现困难,除了外借120万元的高利贷(每年利息30万元)之外,他们还把彩虹城剩下的一套房子和兰桂花园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290万元。这么一算,外债达到250万元左右。

    “当时维持家里和公司的运转,就全靠涮信用卡了。”刘琴说,信用卡都是2007年办的,因为之前家里经济条件好,很多银行都追着他们办信用卡,只要申请就基本能办下来。但那时,他们基本用现金,信用卡都没有激活。

    2010后6月以后,由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只有靠透支信用卡。周某的信用卡主要用于还高利贷、投入到公司项目里,另外买一些名牌服装和请客吃饭。

    刘琴说,为了能够翻身,他们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投资买彩票,每周买500元左右。还有就是赌石,搞翡翠和玉石买卖,但投入的钱都是有去无回。

    透支百万元事后还款

    仍面临5年以上重刑


    2011年6月以后,刘琴和丈夫不断接到银行的催款短信和书面还款通知,还有银行工作人员找上门来。但他们只是按最低还款额还了,并请求银行给予宽限。

    刘琴说,丈夫当时还有一个最坏的打算,就是把百货公司卖了,但他坚持要价1000万,可买家只肯出价650万。事情一直拖着,他们的经济状况也越来越窘迫。

    期间,车子房子都被债主拿去抵债,即便是周某的父母支持了150万元,也无法缓解他们的经济危机。

    在刘琴和周某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后,周某经营的百货公司还是以650万元的低价被转让,用于抵债。他们的家人凑齐了135万元,用于偿还两人尚未归还的信用卡透支款。刘琴和周某都认为还上钱了,也就没啥事了。

    昨天下午,一身重病的刘琴在法庭上表示,因为未成年的女儿需要她抚养和照顾,还有弟弟过世后未成年的侄子以及母亲也面临无人照顾的境地。她希望法庭看在她已全部退还透支款的前提下,从轻处罚。

    不过,出庭检察官认为,刘琴属于犯罪数额巨大,应在5年以上、10年以下判处有期徒刑,并且不能判处缓刑。“在被警方立案侦查后再向银行归还信用卡透支款,属于追赃的一部分。”检察官最后说,这意味着如果指控被采纳,刘琴和丈夫周某在归还透支款后,仍将面临5年6个月以上的重刑和罚金。

来源:今日早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