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王赫 赵嵘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1日
上市公司突然爱上小贷公司,面对高额的利润,在主营业务不断下滑的同时,上市公司们不惜通过举债进入小贷领域。然后,一批上市公司高管、民间借贷商人为首的自然人依附上市公司,成为小贷公司的利益跟随者。
2012年,44家上市公司将16亿元资金投向了小贷公司。
本刊统计显示,2012年进入小贷领域的上市公司超过2008年至2011年的总和。为何上市公司突然钟情于做小额贷款?
调查发现,在实业难做的情况下,通过涉足小贷公司赚取相对更高利润,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一种生财之道。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左手通过发行债券、票据来募集资金,右手通过小贷公司放贷来谋利。
在上市公司资金纷纷流向小贷公司的同时,上市公司的高管们、曾经的民间借贷商人则坐上顺风车,依附于上市公司成为小贷公司的股东,民间借贷商完成华丽的转身,高管们随着上市公司大笔出资而坐收渔利。
上市公司爱小贷
本刊根据统计显示,2008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有85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或参股小贷公司,其中2012年有19家主板、25家中小板公司进入小贷领域。
在高回报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将触角伸向小贷公司。以江西高纤(600527.SH)为首的一批上市公司已经不止一次涉猎“放贷”。
2009年4月28日,江西高纤投资9000万元参与设立了苏州市相城区永大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永大2011年投资收益为1943万元,净利率为21.6%。江西高纤初涉小贷尝到甜头后,2011年11月25日,再次投资设立苏州市相城区永丰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公司出资1.5亿元),目前正在审批中,如果永丰获批,江西高纤小额贷款公司投资额有望扩大到2.4亿元。
据本刊统计,2012年至今,拟定出资额或刚拟定介入小额贷款的上市公司出资额为16.63亿元,小贷注册资金为48.8亿元;已获批和确定的上市公司出资额为57.85亿元,小贷注册资金为22.1亿元。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涉足小贷的上市公司中,不乏自身经营资金捉襟见肘者。尽管主营业务并不出彩、头顶巨大现金流的压力,却毅然在小额贷款投资方面豪掷千金。
以农产品(000061.SZ)为例,出资3000万元投资的深圳市农产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22日成立。两天后,农产品发行了5亿元的短期融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多家银行的5亿元贷款,“以降低公司间接融资比例,优化公司负债结构,拓宽公司融资渠道。”
农产品的业绩并不理想,1-9月营业收入12.39亿元,同比下降5.94%,利润总额2.1亿元,同比下降32.92%,归属净利润1.11亿元,同比下降46.24%。其中三季度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下降33.71%,利润总额2771万元,同比下降73.13%,归属净利润2028万元,同比下降61.30%。
与农产品类似的是吉林森工(600189,股吧)(600189.SH)出资2亿元成立小贷公司。吉林森工201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6802.43万元,较如年同期下降399.49%;利润总额5118.9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87.14%。
在此之前,截至2012年3月末的数据显示,吉林森工的短期借款已经高达27.7亿元。小贷公司成立一个月之后,吉林森工发行了8.7亿元的中期票据,其中6亿元用于偿还部分银行贷款。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