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张茉楠:全球中产阶级面临“塌陷危机”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1日

    中产阶层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具有强劲的购买力,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

  2001~2005年,发达国家平均消费率已达到78.3%,同时,中产阶层的形成,是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型”转变、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产阶层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定器,对人均GDP向更高阶段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1800年以来,全球中产阶级共出现三次爆炸性增长。第一次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在1820年至1913年期间,全球经济增长从基本停滞发展到大约每年1%的水平。第二次中产阶级爆炸性增长发生在战后,1950年至1980年期间,中产阶级人口从23.5%增长到32.2%。第三次中产阶级的爆炸性增长发生在1990年之后,从1990年的34.2%,即约为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增长到2006年的50.2%,超过一半世界人口。

  然而这种趋势近些年来却发生了逆转。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收入两级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以及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增强,全球中产阶级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萎缩趋势。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不断攀升的失业率以及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全球中产阶级正在面临坍塌的危机,橄榄型社会有向“M型社会”演变的趋势。

  经济增长的收益流向了富人阶层尤其是富人中的巨富阶层,西方国家都出现了“集体向下沉沦”。

  战后,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及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美国社会结构演变主要体现在蓝领工人数量锐减,而白领阶层不断扩大。然而,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中产阶级面临两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方面,收入增长放缓,资产严重缩水。另一方面,美国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结果显示:一、1%的富人拥有财富的40%。二、1%的富人占有国民收入的24%。三、1%的富人占有50%的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而50%的中产只占0.5%。

  不断上升的经济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家庭靠负债维持超出其支付能力的生活水平,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华尔街不断翻新的金融产品也刺激美国中产阶级选择了高负债、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全球金融危机给美国中产阶级带来更加沉重的打击,累计失业人数超过800万人,多达200万美国家庭由于无力支付房贷而失去住房。

  美国的情况同样在欧洲上演。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收入两级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以及社会发展不平衡性的增强,德国中产阶级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萎缩趋势,2010年以收入水平衡量的德国中产阶级群体所占比重已由2000年的62%下降至54%。

  法国由于在过去三四十年内法国中产阶层收入上涨速度落后于住房、水电、燃油等物价上涨速度,导致目前中产阶层每月身负的“强制性开支”比重提高,进而使得他们可自由支配资金比重下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导致欧洲失业率居高不下,家庭资产持续缩水,一路攀升的负债表使西方国家的消费总需求急速下跌,家庭资产的去杠杆化严重影响到欧美等国的负债型消费模式。

  中产阶层群体的频频告急,让各国政府意识到,这一阶层的危机可能导致经济复苏后继乏力,受到经济长期低迷的威胁。

  可见,在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中,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越来越多,中间的中产阶级却越来越少,中间层的缺口不断扩大,这样的社会结构必然面临着从倒“U”型向“M”型加速转变的危机。

  因此,全球经济如此困顿的背后并非刺激政策不够,而是在于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如果不拯救中产阶级,全球经济就不会有真正的复苏。

分享:

来源: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