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引领绿色崛起的强大引擎——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综述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0日

    江锂采取独创技术,把有限的资源“吃干榨尽”、“点土成镍”、“化渣成镁”,成为全球首家实现镍、镁、硅、铁资源全循环利用的工业企业;在刚刚闭幕的珠海航展上,由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和中航工业昌飞共同研制的武装直升机武直-10首次亮相,成为今年航展的最大亮点……这是我省抢占发展制高点,举全省之力加速培育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带来的成果。

  近年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渐成为引领我省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强大引擎。今年1至10月,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83.4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半导体照明、航空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3.1%、52.5%。

  抢占发展制高点,举全省之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没有一批成长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就不可能有江西的崛起。为了抢占发展制高点,我省抓住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全省之力加以培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主攻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中心任务,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高位推动。

  省直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在资源配置、政策扶持、项目服务等方面,不断加大倾斜和支持力度。出台《关于推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的若干意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推进办法》,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和投资基金……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滋润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土壤。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2011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主营业务收入保持40%以上的增速,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赣鄱大地排兵布阵、蓄势发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赣鄱大地引发了一次产业转型升级的美丽蝶变,11个设区市竞相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潮滚滚而来。

  科技创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省光伏产业单位能耗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电池转换率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国家光伏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落户新余;半导体照明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原创技术,在芯片亮度、可靠性、产品合格率及大批量生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晶能光电获批组建国家硅基半导体照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最高的领域,创新成果占2011年国家和省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项目数的30%以上。

  产业集群遍布赣鄱大地——我省光伏产业95%以上集中在新余、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五大集聚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重点布局在南昌、景德镇、上饶、宜春、赣州等地;金属新材料产业集中在鹰潭、赣州、新余,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集中在宜春、景德镇、九江……

  发挥我省产业特色和优势,谋划未来核心竞争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赣鄱大地排兵布阵、蓄势发力,一幅充满希望的产业画卷徐徐展开。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凝聚强大的发展后劲

  专家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发展关键是核心技术的掌控。我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聚焦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抢占产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

  技术创新已日益成为企业谋划未来市场的自觉行为。江铜集团2011年铜冶炼生产能力达90万吨,居全国首位、世界第三;晶能光电拥有硅基LED技术,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申请或获得国际国内各种专利200余项,在蓝宝石衬底、碳化硅衬底之外,形成了第三条半导体照明技术路线;中航工业洪都成为大飞机的供应商,迈入世界主流民用机供应商行列;昌飞公司成功填补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研制的空白……

  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内137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20.7亿元,累计同比增长20.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幅5.7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这不仅坚定了企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心,也为我省未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发挥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

  本报记者黄继妍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