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6日
“改造户肖兴鹏,新房面积为90平方米,建房补助为1.5万元……”近日,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补助资金发放前,安远县农房办工作人员来到高云山乡登丰村,对危旧土坯房改造户的姓名、新房面积等情况进行逐户核实。这是安远县努力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把危旧土坯房改造建成“阳光工程”的一个缩影。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惠及千家万户,为把相关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安远县对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实行全程“阳光操作”,将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该县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确定后,通过电视、会议、公告、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宣传相关政策,组织“三送”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宣讲,举办“释疑讲坛”为农民答疑解惑,让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家喻户晓,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
在确定改造对象时,该县要求各乡镇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按照“农户申请、村级评议、乡级审核、县级审批”的方式准确界定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对象,实行村、乡(镇)、县“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做到扶持政策、改造对象、补助标准、审批结果“四公开”,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阳光的操作方式,赢得了群众的肯定和赞许。孔田镇下河村村民黄福来因土坯房改造补助标准比别人低,对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理事会产生不满情绪。驻村“三送”干部得知情况后,与村理事会成员核对发现,黄福来比较的那户人家是“两红”人员遗属,按照政策规定,享受的补助标准比普通危旧土坯房改造户要高。“三送”干部和理事会成员向黄福来说明情况后,黄福来惭愧地说:“‘两红’人员为革命作出了牺牲,他的后代多享受5000元的补助是应该的。”
为确保危旧土坯房改造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该县提前打好“预防针”,警示各级干部加强廉政建设,不得触摸“高压线”。在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上,该县严格按照“渠道不乱,投向不变”的要求,明确专人,建立专户,实行专账管理。在县农房办、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的层层把关、逐个核实后,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至改造户的一卡通账户。(黄崇发 特约记者赖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