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江西经济新闻 >> 正文内容

从“贫困到小康 南昌经开区赤府村人的幸福生活

来源:江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4日

    12月2日晚7时许,南昌经开区赤府村委会大门口,20余名妇女随着动人的音乐翩翩起舞。走进这个地处南昌市郊的别墅新村,就像闯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别墅新村的美好画卷

    “赤府村里一条线,村村寨寨冒青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句顺口溜形象地描写了那时村民的生存状态。

    村民说,那时靠砍柴和烧砖维持生计,数个砖厂同时生产时,浓烟滚滚,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村民的贫困生活却未见根本改观。

    如今的赤府村早已旧貌换新颜:原来地处山沟交通不便,现在一条宽阔的水泥路直通村子;原来散落于山间的部分破旧砖瓦房,于6年前拆迁后另外择址,集中建起了拥有137栋别墅的新村。

    有一村民,房屋拆迁了400多平方,村里给他安置了两栋总计600平方的别墅,因实行拆一还一,多余的20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350元购买,非常划算。况克章一家4口人,原来和父母挤在一栋破旧的房子里。2006年,一家人搬到上下三层近300平方米的别墅住时,一个个乐开了花。

    从外面看,位于村前的村委会办公楼有模有样,走进楼内,办公室装修也毫不逊色。村里的干部正围坐在一起商议着来年要为百姓办哪些实事。

    记者从村办公楼出来,在别墅新村参观,顿感心旷神怡:立于村前的两根金黄色的柱子赫然醒目,上面刻画的龙寓意村里发展会更好;一排排翠绿的杜英树围绕着村庄,将红顶白墙的别墅衬托得更加美丽;村里的道路均已硬化,

 

    干干净净,不见垃圾与灰尘,老人与孩子们端着凳子在房前屋后晒着太阳,宁静而安详!

    融入城市后的新生活

    赤府村1200余人,原来每个村民只有5分地,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只够温饱。后来,随着城市的扩张与新区的兴建,这个原来偏僻的山村慢慢地融入了城市,村民生活从此变了样。

    家门口那些山地推平后,一个个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那些在沿海打工的青年男女一个个都回来了,到家门口的工厂上班。两年前,市里的公交车也通到了村口。

    51岁的鲁兰英女儿已出嫁,儿子儿媳原来在外省打工,前些年回来了,就在离家不远的工厂上班。一家人相守,其乐融融。

    村干部说,该村在家门口几家大公司上班的村民有100多人,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工资能达到2000元左右,有的村民表现突出成了公司中层干部,月薪高的能达到4000多元。村民除了在家门口打工之外,还利用零星的山地种植花卉,仅此一项,每家每户也能增收数千元。

    生活富裕了,村民开始追求生活的质量。村里有3个保洁员,负责打扫村里的卫生。保洁员马迎春说,村民的素质都很高,乱扔垃圾的现象很少,打扫起来很轻松。

    后来,该村还成立了一支由20多名妇女组成的健身队。村委会为此拿出数万元资金建设了专门的活动场地,还帮健身队买了音箱、腰鼓和演出服。每天夜幕降临时,健身队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她们或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

    眼下,别墅新村旁180套新居已基本完工,春节前,村里又有一批拆迁村民将入住漂亮的新居,居住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变。

    记者 杜金存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