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王崇安 记者谢欢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4日
大余南安板鸭厂
本站讯(王崇安 记者谢欢) 初冬时节,天气虽有几分寒意。但在大余县南安板鸭厂看到的却是一副火热的场面。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抓紧生产,为赶制一批出口销往香港、澳门的板鸭而忙碌。
始产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南安板鸭”,以其独特的色、香、味享誉海内外。据悉,大余县的南安板鸭厂创建于1950年,2002年7月转制由现任厂长邓万德个人出资收购,注册资本295万元。然而,2007年,该厂经营受“禽流感”病毒的冲击,其收入和产量跌至2005年的经营水平。
在了解到该厂的具体情况后,农发行赣州分行和南康支行高度重视,认清形势,分析对策。为保特色品牌,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仍然给予350万元贷款,帮助其克服困难、渡过难关。2009年,还对该厂公开授信贷款1000万元,2010年起至今,贷款更是增至1600万元。
目前,在农发行南康市支行的大力支持下,一座占地面积百亩,预计年生产能力达200万只板鸭的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新南安板鸭厂,将跃然于世人面前。该厂投入使用后,预计年收入可逾1.5亿元,创税收逾1000万元。
板鸭产业是一项带动性、辐射性极强的产业。据悉,通过该厂实施的“产业帮扶”政策及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大余县青龙、池江、南安、新城等4个大乡镇已培育出了近万家养鸭户,每户年增加纯收入3940元。此外,随着板鸭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当地百姓提供了600逾就业岗位;麻鸭养殖产生的鸭粪经过发酵后每年可为650户果农、3万亩果园提供肥源;同时,制作板鸭所剩余丰富的鸭绒,有力带动了当地羽绒制品业的发展;年养殖100万只毛鸭,每年消耗稻谷900万斤以上,更是有效解决了农民多余的粮食销售问题。板鸭产业在当地的良性循环发展,使其已逐渐成为当地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赣州金融网)
工人精心赶制板鸭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